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学相关记录5672条 . 查询时间(1.03 秒)
近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植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团队研究发现蔊菜属质体基因组在基因数量和顺序、总长度、基因组结构、密码子使用、长重复序列和SSR方面是保守的;14个突变热点区可作为区分该属植物的候选DNA条形码;基于质体基因组和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也清晰地表明,10个蔊菜属物种在碎米荠族(Cardamineae)内呈现出单系。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gronomy。
2024年5月10日上午10:00-12:00,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工学院154智慧教室,生物学院23级及农学院近30位同学与西藏农牧学院资环学院23级同学进行了《植物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教学活动。在西藏农牧学院张华老师及同学、智慧树相关老师及技术人员等老师的配合努力下,刘朝辉、孟雷老师主讲的“”被子植物分科”同步课堂顺利完成。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冀珑课题组在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2,团队首次解析了植物中脯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AtP5CS)的代谢纤维结构,不仅解析了AtP5CS高效催化的独特机理,同时也揭示了植物脯氨酸代谢和应激反应背后错综复杂的机制。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聂彦霞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以中国东部5个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以木质素酚和氨基糖为标志物,结合气候、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探究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土壤中木质素酚和氨基糖含量均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而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呈现不同趋势,木质素酚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占比随纬度升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氨基糖在土壤有机碳中...
牛油果(Persea americana Mill.)属樟科鳄梨属常绿乔木,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原产于中美洲,果实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口感细腻,香气独特。为了深入理解牛油果的遗传信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基因组演化与次生代谢研究组,利用NGS、PacBio HiFi、ONT、Pore-C等测序技术对西印度品种的牛油果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成功组...
为解析赤霉素调控小桐子开花机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热带资源植物分子育种研究组利用转基因、基因表达分析、遗传互补等方法揭示了赤霉素对木本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的开花抑制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超量表达赤霉素合成基因JcGA20ox1,可以延迟小桐子开花,而超量表达赤霉素降解基因JcGA2ox6则会导致小桐子开花提前。研究表明,赤霉素...
小桐子(Jatrophacurcas)是大戟科麻风树属木本油料植物,因基因组信息完善和遗传转化技术稳定,可作为研究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模式材料。生活中尤其农业上经常听到人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植物虽然长势旺盛,但开花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个问题引出了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难题,尤其是在一些木本植物中,赋予植物生育力的激素—赤霉素(GA),却在某些情况下抑制了开花。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植物学家们...
2024年5月7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李继刚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题为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ZP promotes P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phytochrome A photorecep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蛋白激酶PPKs能够直接磷酸化植物的远...
近日,在国家重大标志性科学工程“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西南山地河谷极端环境植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与保护”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泛第三极植物多样性家谱及生存策略攻关团队负责人孙航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对西南山地(横断山)和河谷(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以及雅砻江等)地区的早春花期植物进行为期15天的调查和采集。
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 Hoffmann)隶属于厚囊蕨类(Eusporangiate ferns)观音座莲目(Marattiales Link)合囊蕨科(Marattiaceae Kaulf.),是蕨类植物起源与演化的重要节点类群,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食用及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观音座莲属约有53种,其中中国有30种(特有种1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与华南等地。在2021年《国...
互花米草是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2024年来迅速入侵中国海岸线。其中,约93%的入侵区域为泥滩地。通常认为,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造成负面影响,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明朗。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多样性保护研究组选取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为研究物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TACKS,探索使用不同参考基因组对SNP Calling的影响。该研究围绕两种不同参考基因组:使用近缘种(即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作为参考基因组,以及利用物种本种(即黄杞)作为参考基...
工业革命之后大气的CO2浓度一直持续升高,CO2浓度的升高将对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生长造成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带植物的水力结构和生长如何响应CO2浓度升高还缺乏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的付培立副研究员和范泽鑫研究员,与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应用生态所、缅因大学,西澳大学以及哀牢山生态站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哀牢山生态站的CO2人工气候室,研究了...
全球正面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危机。为延缓这一进程,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标。在这方面,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分析研究,找到优先保护区域,对于实现上述目标至关重要。关注那些物种多样度及特有度高的区域,及时实施保护策略,则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例如,全球...
植物种子大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在提高作物产量和研究遗传进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的大小与营养元素(如氮营养)的吸收利用密不可分,但植物如何协同调控种子大小和营养吸收利用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