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信息论与生物控制论 生物力学 理论生物物理学 生物声学与声生物物理学 生物光学与光生物物理学 生物电磁学 生物能理学 低温生物物理学 分子生物物理学 空间生物物理学 仿生学 系统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676条 . 查询时间(2.552 秒)
2022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211组)陈庆安研究员团队受邀撰写了仿生催化戊烯基化反应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光信号与生物钟之间存在密切互作关系:一方面,光是重要的生物钟授时因子,光信号通过与生物钟核心振荡器的多层级互作,驯导生物钟,使植物生长和代谢的昼夜节律性与环境光周期同步,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生长;另一方面,植物光信号又在时间维度受到生物钟的严格调控。例如,植物的远红光受体phyA在转录和蛋白水平都受到生物钟的精准调控,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因此被称为黎明感受器。然而,目前对生物钟如何反馈调控光受体p...
在生物系统中,软组织可以通过应变增强有效地调节其机械强度以避免损伤。这些组织结合生物体的体感系统,可以经历从触觉到痛觉的可控感觉阈值转变,从而使得生物体能够主动感知到可能造成伤害的机械刺激,并进一步迅速做出反应,防止危险的发生。因此,在应变机械增强之前,主动保护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感觉系统触发的强烈且快速的疼痛警告。尽管传统的电子皮肤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电阻变化阈值来模拟人类的触觉或痛觉功能,但通过应变...
2022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杨慧研究员团队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人眼角膜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最新研究成果以“A human cornea-on-a-chip for the study of epithelial wound healing by extracellular vesicles”(人眼角膜芯片用于研究细胞外囊泡对角膜损伤的作用)为题发表于Cell...
2022年5月12日,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淑华/施怡婷团队在The Plant Cell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bZIP68 promoter modulates cold tolerance and was targeted during maize domestication(https://doi.org/10.1093/pl...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8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A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的名单,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饶子和院士入选。
2022年4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油菜团队张椿雨教授、杨庆勇教授课题组与沈阳农业大学朴钟云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以“R gene triplication confers European fodder turnip with improved clubroot resistance”为题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研究利用抗根肿病的欧洲芜菁ECD04参考基因组,解...
2022年4月22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的周菁课题组在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FN2 Prevents Neointimal Hyperplasia in Vein Grafts via Destabilizing PFK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小鼠动-静脉移植模型以及体外机械牵张加载模型下,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技术,不仅揭示了动、静脉...
2022年4月21日晚20:00,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三十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报告第十四场次,本次邀请到了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庭分享其在助老助残可穿戴式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科研成果。
2022年4月1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如鸿教授、华跃进教授和田兵教授合作在纳米生物技术领域高影响力期刊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Distinct lipid membrane interaction and uptake of differentially charged nanoplastics in bacteria”的研究论文,首...
动物鼻子不仅可以灵敏快速地检测出空气中特定气体的浓度、准确地识别气体的种类,还可以根据气体浓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变化,对气体源进行准确定位。现有的传感器大多都无法实现动物鼻子的功能,尤其是在气体源定位方面鲜有报道。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具有神经形态的传感器,真正实现仿生嗅觉导航的特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雌蛙的配偶选择主要依赖于声音信号,雄蛙求偶鸣叫的音节数量越多、鸣声越复杂,越受雌蛙青睐。在实际的择偶过程中,除声音信号外,其它类型的感官信号也会影响雌蛙的行为决策,如雄蛙鸣叫时产生的视觉信号或振动信号。2022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蛙类分泌的化学物质也具有吸引配偶、向同类传递危险信息的作用。目前,关于化学信号是否影响雌蛙配偶选择的研究仍然缺乏。
20222年4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传感器研究组(106组)冯亮研究员团队与蛋白质折叠化学生物学创新特区研究组(02T5组)刘宇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发展了一种低成本、快速和便携式病毒检测策略,该策略依赖蛋白功能化修饰的纸基对荧光信号的生物正交富集,辅以实验室自制的微型DNA加热装置和手持荧光检测仪,可以实现对病毒核酸阴阳性的快速区分。
2022年4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DNL2102组)潘秀莲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在合成气催化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高选择性制备异构烷烃汽油(OXZEO®-TG)。合成气是煤、天然气、生物质等碳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其中碳-碳键偶联的精准调控一直是合成气化学研究领域最核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团队提出的OXZEO®催化概念实现了合成气一...
受自然界的启发,基于刺激响应行为的响应型水凝胶致动器在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水凝胶微致动器在显微操作、微机器人、微流体、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然而,要实现水凝胶微致动器在微纳尺度上的精确制备及可控操纵仍存在巨大的挑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