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水文测量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文测量相关记录82条 . 查询时间(5.055 秒)
2022年7月5日至6日,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汪安南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实地检查指导2022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工作开展情况,并先后来到小浪底大坝、小浪底库区水文测验船,小浪底、西霞院水文站了解调水调沙工程运行和测报工作。
2022年7月6日,水利部水文司在京召开水文测报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水旱灾害防御的工作部署,通报盛夏全国雨水情趋势预测情况,对做好防汛关键期的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预警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黄委水文局高度重视汛前调水调沙水文测报工作、生态补水监测等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及雨水情,持续滚动会商分析水情、沙情,为决策调度提供坚实的水文支撑。
2022年6月21日,河南河务局、河南省水利厅联合召开河南黄河取用水监管工作推进视频会议,通报去年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形势要求,部署年度取用水监管重点工作任务。
6月19日8时,黄河2022年汛前调水调沙正式开始,相应的水文测报工作随即启动,重点围绕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水文监测、新技术应用、水文分析、测验安全和值班值守等情况推进。
近日,黄河水文测报业务应用软件比选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黄委水文局设主会场,6个水文水资源局分别设分会场。
2022年4月13日,魏山忠副部长主持开展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水利重点任务暨2022年第1次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执行调度会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要求,部署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调度会商。
近年来,机器学习方法在水文变量预测方面受到大量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不同场景下的泛化能力。然而,由于机器学习模型(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内部的复杂非线性结构通常难以被直观解释,因此如何通过这些“黑箱”模型理解水文过程,推进水文科学知识前沿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近期,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课题组在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学术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上同期(2021年第11期)发表两篇论文,分别解决了水资源研究中的一个新、老难题。
2021年11月18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杨炳忠、张鹏、晏磊等发明的“一种用于渔具选择性研究的鱼体轮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811429943.0。该发明能对大部分鱼类(也包括其他捕捞种类)的体周形状和轮廓进行准确模拟和测量。
2021年9月6日,在这个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暨西溪湿地野外观测站揭牌仪式顺利举行。研究院王杏会书记与中心陈琳主任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西溪湿地野外观测站揭牌,并就西溪湿地多领域合作展开了交流。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南京大学申报的23个专业全部入选。加上首批入选的23个专业,目前我校共4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批入选率均为百分之百。我校此次获评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学、俄语、法语、广告学、考古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声学、地理科学、材料物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
2020年12月2日下午,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在杭州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水文5G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文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范波芹,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黄健,中国铁塔浙江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麻文军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合作协议,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利用中国铁塔浙江分公司点多面广的站址资源、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便捷可靠的通信条件、专业高效的运维能力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陈洪松课题组依托木连小流域水文监测系统,结合物探技术和稳定氢氧同位素/水化学(NO3-、TOC、Ca2+、Mg2+、HCO3-)示踪技术,分析了地表溪流水和不同类型泉水的补给过程,评估了土壤-表层岩溶带和管道-裂隙-基质系统对溪流水补给的调蓄作用。结果发现,溪流水平均滞留时间为43周,间歇泉(1号泉水)平均滞留时间(23周)明显低于常流泉(...
自2020年5月底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遭受了连续多轮的强降雨,导致诸多城市内涝,长江流域干、支流、湖泊的水位持续上涨,造成了大量民众受灾。连续的强降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从全局掌握这次强降水过程导致的长江流域的水情变化,有助于水情研判、抗洪救灾的科学部署。雷达遥感技术,采用主动观测和微波作为观测载体,能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精密测量院副研究员沈强等科研人员,通过获取覆盖长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