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文地质学相关记录104条 . 查询时间(2.701 秒)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简称岩溶所)在湖南湘西吉首市组织召开了“西南岩溶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培训研讨会”。西南岩溶区广西、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市相关部门均派出领导及技术专家共计43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为了系统总结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成果,补充完善岩溶数据库的专业内容,交流岩溶地质信息数据的表现方式和岩溶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
洞庭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渔基地,且区内河流密集、湖泊广布,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然而近代湖域总体南移且面积急剧减小,导致洪涝灾害危险性显著增大及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显然,洞庭湖地区灾害治理和环境恢复的科学决策有赖于对影响洞庭湖演变的关键因素的正确认识。而对相关因素的认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有人认为是差异沉降,有人主张是泥沙淤积。
2010年4月5日至4月10日,我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西南抗旱物探找水专家分队顺利完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和石屏县的紧急支援任务。共完成地面调查路线5条;完成高密度电法剖面7条,布点448个,剖面总长度4800米;地质雷达剖面2条,剖面长度800米;激电法1处;确定井位3个,排除井位2个。
2009年11月25日,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启动仪式在石家庄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将地下水科学研究列入国家"973"计划,也是国土资源部今年唯一获得批准的"973"计划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是项目的第一承担单位,所长石建省研究员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由国土资源部、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推荐,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水环所)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组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八家国内重要水文地质科研单位联合申请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日前喜获科技部立项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承担的《全国主要盆地地下水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近日通过专家评审为优秀。该项目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数字国土工程计划项目《水工环地质数据库建设》中的工作项目,主要任务是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不同时期开展的地下水资源调查项目成果,按统一的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整合,实现两个河西走廊和银川平原的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共享和社会化服务。
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14日电(曹志恒)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近期向外界公布一条重要研究成果: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边缘自然植被不缺水。这一信息澄清了一个在学术界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糊认识,即干旱区的植被总是处于明显的缺水状态,需要通过灌溉来补给水分的平衡。   近年来,干旱和沙漠化困扰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广大地区,过渡带前沿地区植被破坏已经造成严重的流沙灾害、牲畜饲料短缺以及农民燃料匮乏,这一问题在国际范围干...
人民网乌鲁木齐7月8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项标志性工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启动。这一工程北起轮台南部,南至民丰,全长442.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建设在沙漠中的绿色长城。 该项工程由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担总体设计,预计在2005年建成,工期将分为两个阶段实。工程将分为灌溉管线和设施工程的建设、发电及变电工程的建设、管护设施工程的建设、种植工程的建...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0日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的协定”,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分别代表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协议上签字。协议的签订是中国水利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泥沙研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汪恕诚介绍说,中国多泥沙河流众多,泥沙问题非常严重,水沙灾害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国...
燕子飞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2008/1/21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9日电 一只灵巧的小燕子在外人眼里实在是太平常不过了,可是近日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塔中却给人带来了惊喜:这只燕子的到来说明,不仅仅石油工人在这里扎根,连带来春天气息的小燕子也千里迢迢在大漠腹地找到了新的生存环境。 记者在塔中采访,在塔中中三点和塔中四作业区联合站中间的沙漠公路上,两天内几次看见小燕子飞来飞去。 在塔里木从事绿化管护工作多年的陈勇平告诉记者:随着塔...
“与1999年相比,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这是记者从2月25日在京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干旱区开发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专家介绍,现在全球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涉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全球近1/6的人口受到危害,全球荒漠化面积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到...
新华网兰州2006年3月14日报道,为防止干涸危机,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甘肃省民勤县红崖山水库今年将向黄河“借”水6100万立方米,首批2000万立方米的“借”水行动正在进行。 红崖山水库管理处处长刘明介绍,目前民勤县北部地区已经进入春灌季节,水库计划放水6000万立方米,而目前水库水量不到4000万立方米,必须向160公里外的黄河调水才能满足需求。 红崖山水库位于石羊河下游、民勤县城南30公里处...
腾讯科技2006年7月24日讯 在后冰河时代结束时,当时的撒哈拉沙漠如同现在的样子,干旱,了无生气。但在这两个干旱时期之间,这里曾有过几千年的太平盛世,大量的降雨和繁茂的植被繁衍了这片土地。在此几千年间,史前人类离开拥挤的尼罗河流域,在雨水池和绿色山谷和河流周围安营扎寨,定居下来。 撒哈拉沙漠的这一古气候改变及其影响刊登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当雨水到来时 大约一万二千年前,东撒哈...
本报乌鲁木齐5月25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最近10年里,新疆沙漠化扩展速度减低了一半,沙漠扩展速度呈逐年下降态势。这一结论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新疆生态环境质量后得出的。 研究表明,草地增加,特别是覆盖度高的草地明显增加是遏制沙魔扩张的主要原因。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家先后投资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消息,我国划定北方沙漠化土地治理4大重点区域。 半湿润地带的沙漠化是治理的重中之重,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及沿海平原。第二个区域是半干旱草原地带、旱作农业地带,包括贺兰山以东、国境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沙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干旱荒漠地带沙丘活化及流沙区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减少人为入侵,实行自然恢复。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破坏严重,风蚀强烈,容易形成沙漠化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