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沉积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沉积学相关记录170条 . 查询时间(2.874 秒)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人员考虑沉积物与孔隙水的物理化学作用,得到孔隙水化学势的准确表达形式,依据相平衡条件下水与水合物晶格化学势相等的条件得到了适用于水合物沉积物的广义相平衡方程,该方程将平衡温度偏移(纯水合物平衡温度与沉积物温度之差)、基质吸力、渗透压联系起来,极大地简化了水合物沉积物的相平衡计算。进一步,结合相平衡方程和水合物沉积物的土水特征曲线,得到了沉积物中未合水(Unhydra...
2019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科技处组织专家对化学所骆智训研究员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气相团簇反应与软沉积系统”进行了现场技术测试验收。技术测试专家组、化学所科技处处长郑企雨、科研条件办公室主任郭晴、项目课题组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技术验收会。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是仪器分析的重要内容。该项目以磁控溅射为团簇源,串联富压层流反应管,设计研制了定性定量质谱检测的多重四极杆质谱...
近日,自然指数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刊发了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王红梅教授和刘邓副教授团队在“白云石之谜”领域取得新进展——The catalytic role of planktonic 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a in protodolomite formation: Results from Lake Jibuhul...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洋板片可通过俯冲作用进入地球深部,从而实现物质在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循环。已有研究表明,在俯冲作用过程中,大量沉积物伴随俯冲板片进入深部岩石圈,并在地壳生长、岛弧岩浆作用和深部岩石圈改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俯冲沉积物改造深部岩石圈的具体过程和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例如,改造深部岩石圈的俯冲沉积物组分是陆源碎屑沉积物还是远洋沉积物?沉积物是以富水熔体还是流体的形式与深部岩石圈发生...
根据沉积物微生物电化学阳极和阴极上反应机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和龙团队博士王春柳设计了一种运行互不干扰的垂直分布的多阳极微生物电化学组新结构(图1),利用沉积物高程变化会影响到微生物电化学工艺的电信号输出的原理,可以实时监测沉积物在1cm 尺度上的高度变化(图2)。研发的装置仪器能够只用一台仪器即可实现对沉积物高程变化的在线监测,维护成本低且运行稳定,目前已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传感器装...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天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学家合作,在珊瑚沙岛(以下简称沙岛)沉积年代地层学问题上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Tropical sand cays as natural paleo-cyclone archives 为题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沙岛发育于珊瑚礁坪,出露于海面之上,由钙质生物骨骼堆积而成。现代沙岛大多发育于中、晚全新世,其...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天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学家合作,在珊瑚沙岛(以下简称沙岛)沉积年代地层学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Tropical sand cays as natural paleo-cyclone archives” 为题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应我校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单位邀请,国际著名地质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质学会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Peter A. Cawood教授,以及我校兼职教授、校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弟成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7月10日下午16:00-18:00在沉积地质研究院220会...
为了加快推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深化我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全面战略合作,紧密围绕西南油气田“三步走”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关键技术领域人才优势和理论技术优势,6月14日下午,四川盆地(沉积与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订暨揭牌仪式在学校行政楼第三会议室举行。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徐春春,成都理工大学校领导刘清友、刘树根、许强出席会议,会议由许强副校长主持。会上,西南油...
近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发布通告,海洋学院任建业教授研究团队、资源学院朱红涛教授研究团队获评勘探领域2018年优秀外协研究团队。任建业教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在《地壳构造物理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在陆洋转换带和深水盆地研究、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以及原型盆地重建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近年来,该团队提出的大型拆离盆地、南海动力变形分区和南海南部陆缘盆地原型...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课题组的博士生许腾及其合作者,对藏北地区冰前湖布若错(图1)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利用沉积物中细粉砂含量、TIC以及孢粉A/C比值等代用指标(图2)重建了藏北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及冰川活动记录,并初步讨论了冰川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该流域在3.6 ka左右出现了快速转冷转干,气候恶化,开始进入新冰期。之后,在中晚全新世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博士生张灿,在导师赵成指导下,选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影响较早的黄土高原六盘山北联池为研究对象,在精准确定年和系统的湖泊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对沉积物岩芯开展了一系列古环境特征代用指标的分析,揭示了过去5000年来湖泊生态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在5000-1400 Cal BP(距1950 AD之前),当地没有明显的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影响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一千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该研究以《南澳宋城:被海啸毁灭的古文明遗址》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科学通报》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杨文卿。研究组对广东省南澳岛进行了地质调查,发现南澳岛东南端的宋井海岸沉积...
在最新一期国际重要学术刊物《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了地理与海洋学院张瀚之博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Expansion of dust provenance and aridification of Asia since ~7.2 Ma revealed by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这项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南部蓝田地区沉积物进行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