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质学相关记录4905条 . 查询时间(1.341 秒)
中性侵入岩的成因是个争议强烈的岩石学问题。中性侵入体既不具有基性岩的高密度也不具有酸性岩的高黏度,因此堆晶结构和过程很难识别。虽然在一些辉长岩和高硅花岗岩的研究实例中已经识别出侵入岩的堆晶成因,但是熔体抽取的效率不高导致部分熔体仍困在堆晶之中,掩盖了晶体堆积的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探索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5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2023年5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探索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5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202年5月25日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于2023年5月25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是一种由边界剪切流引起的不稳定性,在具有全球性磁场的行星(如地球和水星)以及没有全球磁场的行星(如金星和火星)的等离子环境中广泛存在。KH不稳定性发展到非线性阶段时会产生涡旋,其运动可以扭曲磁场并引起磁场拓扑的改变,导致等离子云的产生并从行星电离层脱离,造成重离子的丢失。KH不稳定性对边界层质量、动量和能量传输都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行星的等离子环境研究...
为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科交流,增进大学生对行星科学的了解和科学研究的兴趣,现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期行星科学暑期学校”,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
火山作用是月球最重要的地质活动之一。探索火山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对阐释月球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早期月球内部热膨胀导致上覆岩石圈受张力发生破裂,而裂隙为岩浆上涌喷发提供了通道,从而形成月表火山及火山地貌。相反,褶皱山脉则是内部冷却体积收缩引起或来自外部横向压力导致的岩石圈挤压变形,从而闭合岩浆通道,不易发生火山喷发。阿波罗月球探测以来,火山喷发与褶皱山脉的成因是月球科学研究的热点,至今依然存...
202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博士研究生陈凯、博士后苗兰云在研究员朱茂炎和研究员赵方臣的指导下,对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化石群”(距今15.6亿年)进行了追踪研究。在整理新发现标本的基础上,系统描述并报道了高于庄化石群生物组合面貌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高于庄化石群”大型碳质膜化石的真核多细胞生物属性的解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学国际期刊《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
当今陆源碎屑输入对海洋珊瑚礁造成了严重影响,常常伴随造礁珊瑚的死亡或形态变化。地质历史时期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但目前关于造礁珊瑚面对陆源碎屑输入如何响应的认识还不清楚。近期,科研人员对密西西比亚纪中-晚期造礁珊瑚的形态大小、陆源碎屑输入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大冰期起始时期陆源碎屑输入与造礁珊瑚个体大小变化的关系。
在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低成本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张。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异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及储能等领域。为应对不断提高的产能需求和日益紧缺的原材料资源,高比容量、高稳定性、低成本电极材料开发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的重要环节。2014年,研究人员基于渗流理论首次报道了无序岩盐氧化物材料(Li1+xT...
酸性大火成岩省与基性大火成岩省一样,在揭示大陆尺度动力学背景、大陆裂解机制、气候环境変化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酸性大火成岩省常常位于古老或现今的俯冲大陆边缘,如何将酸性大火成岩省与俯冲相关的花岗岩省区分开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青藏高原及邻区分布有大量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但其动力学背景存在激烈的争议,已有模型包括俯冲造山、弧后伸展和岩石圈拆沉等。
阿尔金断裂是亚洲内陆地区巨大的断裂,东西长约1600公里,构成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控制着高原北部的地形地貌发育和地震活动,同时,它还分隔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阿尔金山-塔里木和祁连山-柴达木、河西走廊能源-金属富集成矿带(图1a,1b)。因此,研究它的形成演化历史,对认识亚洲东部构造-环境演变过程,检验和完善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理论,指导我国西部能源与矿产勘查、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它的形成历史...
火山作用是月球最重要的地质活动之一。探索火山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对阐释月球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早期月球内部热膨胀导致上覆岩石圈受张力发生破裂,而裂隙为岩浆上涌喷发提供了通道,从而形成月表火山及火山地貌。相反,褶皱山脉则是内部冷却体积收缩引起或来自外部横向压力导致的岩石圈挤压变形,从而闭合岩浆通道,不易发生火山喷发。阿波罗月球探测以来,火山喷发与褶皱山脉的成因是月球科学研究的热点,至今依然存...
古生态学研究涉及到多种生物的化石记录和古环境信息,地层中所保存的多种化石彼此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共同保存的多种化石开展多尺度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是认识生物演化及其环境背景的重要手段。
埃达克岩最早以阿留申岛新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命名,具有高SiO2、Al2O3、Sr、低Y、低重稀土元素和高Sr/Y的特征。显生宙的埃达克质岩泛指与原始定义的埃达克岩具有一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类岩石。它们与太古宙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岩(TTG)岩套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被认为是理解地壳起源的关键。此外,全球最重要的铜金属来源——斑岩型铜矿中大量斑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特征。因此,准确理解埃达克质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