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31-38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2.672 秒)
2008年发现的铁基超导体其超导转变温度最高可达55K,是继1986年发现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之后发现的第二类新的高温超导体系。它的发现,为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类似,铁基超导体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理解其高温超导电性产生的机理。对材料电子结构的研究是理解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尤其是超导电性的关键。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则是探测材料电子结构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实验手段。...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李建奇研究组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电荷有序多铁材料的微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联研究,在新型电子型铁电体LuFe2O4 体系电荷有序及自发极化机理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Phys. Rev. Lett. 98 (2007) 247602; Phys. Rev. B. 76, 184105 (2007).; Phys. Status Solidi B, 247, ...
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董事教授。据佐治亚理工学院新闻中心报道,王中林小组发明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新型纳米电子逻辑器件。这种逻辑器件的开关可以通过外加在氧化锌纳米线上的应力所产生的电场调控,进而实现基本和复杂的逻辑功能;这是他开创的压电电子学(Piezotronics)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们还发明了压电光电子学效应(Piezo-phototronics effect)纳米器...
由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俊彦领衔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日前获重要进展。
近日,微电子所微波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室(四室)博士研究生陈高鹏、吴旦昱撰写的两篇有关数字频率合成芯片研究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最大射频集成电路年度会议——2010年IEEE射频集成电路会议(IEEE 2010 RFIC Symposium)收录,并获邀赴美作报告。此次论文获得收录,也是微电子所首次在RFIC会议上发表文章。
人们在设计和制造具有革命性的量子计算机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最主要的障碍是如何寻找到合适的途径操控单个电子,因为构建量子计算机的处理部件或“量子比特”将是电子。日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副教授杰森·培塔表示,他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寻找到了操控电子的方法。该方法能改变单个电子的特性,而同时又不干扰成万亿计的邻近电子。该研究成果为未来开发多种处理能力超强、运算速度超快的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熵守恒证明了氧化物超导体不满足BCS相变特性,并将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 103, 067002(2009)上。
8月19日,半导体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设 备验收会暨我所与天美公司联合成立日立电子显微镜示范实 验室揭牌仪式。所长封松林、上海市纳米中心何丹农部长、 副所长王曦、所长助理夏保佳、科技质量处处长赵建龙和主 管胡善荣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科技质量处处长赵建龙主持了设备验收会。会上,中心 主任宋志棠研究员代表课题组感谢上海市纳米中心和所创新 工程项目的鼎力支持。他介绍,目前场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