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谱学”相关记录219条 . 查询时间(4.969 秒)
2024年2月5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高闽光研究员团队在傅里叶(FTIR)红外光谱分辨率增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基于线性预测理论的太阳遥感光谱高分辨率增强方法》和《基于线性预测理论的傅立叶光谱分辨率增强算法》为题发表于SCI期刊 MEASUREMENT 和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沈阳自动化所面向深海应用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激光诱导 光谱 资源探测
2024/3/18
深海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的探测开发是世界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的热点。在深海资源探测方面,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简称LIBS)具有检测速度快、无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实时原位、可应用于液体中等优点。然而,在深海高压水环境下,光谱信号很难被激发,LIBS探测的灵敏度受到影响。
互花米草是一种常见于潮间带湿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原产于美国东南沿海,于1979年被引入我国沿海。但由于其缺少天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快速准确量化互花米草功能性状对于监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意义重大。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湿地生态过程与恢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卓越创新团队在盐城滨海湿地开展了互花米草功能性状的高光...
云南天文台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反响映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天文 天体物理 光谱 监测数据
2024/2/26
2024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生席文哲等人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反响映射研究领域获得了新进展,建立了一个利用比较星对时域光谱数据进行二级谱修正的方法,修正了丽江2.4米望远镜对NGC 5548的反响映射观测数据。这一研究成果近来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Res. Astron. Astrophys.)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在仿藻胆体构建人工光合组装体研究中获进展(图)
仿藻胆体构建 红藻光合系统 细菌 瞬态吸收光谱
2024/1/16
藻胆体(phycobilisome)是蓝细菌和红藻光合系统的关键结构,通过蛋白骨架定位色素团分子(bilins)高效捕获光能并传递到光系统I/II及反应中心,进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转化。利用超分子组装策略模拟光合细菌或藻类的光捕获及反应中心结构,对探索新型人工光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构建人工骨架来模拟载脂蛋白控制色素分子的空间排列,进而实现光捕获和光反应的高效耦合。藻胆体是典型的天然光合组装结...
2023年12月28日,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室张海燕作为第一作者,周義明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Rama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2-N2 gaseous system at 24–300°C and 2–40 MPa and applications”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High Pressure Research》。
中国科大构筑出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图)
二极管器件 光谱发射
2024/1/3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基于新型铜碘杂化团簇,构筑出低成本、高效率、高亮度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得益于所设计的铜碘杂化团簇具备的高构型熵、高发光效率和宽光谱发射等特性,研究实现了高效暖白光LED器件无掺杂、低成本、大面积的溶液法涂布制备,这是非铅金属卤化物LED领域的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 efficiency warm-white light-emi...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簇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2506组)江凌研究员、李刚副研究员团队采用自主开发的基于大连相干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的纳米气溶胶质谱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异戊二烯与Δ3-蒈烯/β-石竹烯的混合挥发性有机物(VOC)的臭氧反应、异戊二烯与NO和SO2的光氧化反应过程,揭示了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员认证七颗大振幅盾牌座δ型脉动变星(图)
脉动变星 光谱数据 天体物理
2024/2/26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及技术应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吕成龙在导师艾力·伊沙木丁研究员指导下,利用TESS空间望远镜高精度时序测光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59000多颗盾牌座δ型变星的筛选,成功认证出了7颗大振幅盾牌座δ型脉动变星(HADS)。这一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2023,APJ,959,3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绮静等-JGR-SE:大理苦橄岩中橄榄石熔体包裹体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研究——重新评估水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中的作用(图)
陈绮静 氢同位素 红外光谱
2024/1/17
大火成岩省是短时、巨量喷发的镁铁质岩浆建造,代表了地球内部巨量物质和能量的集中释放。地质记录表明,大火成岩省可以通过大规模火山脱气(包括H2O、SO2、CO2、F和Cl)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可能造成生物大灭绝等重大灾变事件。大火成岩省的成因目前还没有一致看法,早期科学家们都强调了过量的热或者减压熔融的作用,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强调岩浆中高的水含量对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东南赵东亮团队在辐射冷却材料方面取得进展(图)
赵东亮 辐射 材料 光谱
2024/11/18
2023年11月9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赵东亮教授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保持太阳直射下的稳定冷却》“Staying stably cool in the sunlight”的前瞻性观点论文(Perspective)。论文针对辐射冷却材料在户外长期稳定性这一关键难题,认为陶瓷材料不仅光谱特性出色,而且拥有优异的环境稳定性,论文还从动态辐射冷却及全生命周期评价两方面对辐射冷却技...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通过原位实验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图)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光谱探测
2023/11/28
2023年11月23日,《地球化学观点快报》(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揭示量子点低阈值光增益新机制(图)
量子点 瞬态吸收 光谱
2023/11/28
2023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 (1121组) 吴凯丰研究员与朱井义副研究员团队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偏振控制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精准地分辨受激辐射和双激子吸收的光谱特征,在钙钛矿量子点体系中观测到平均激子数小于0.1的光增益现象,并揭示了动态晶格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上海技物所研制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将按计划开展工作(图)
观测卫星 编程 成像光谱仪
2023/11/29
2023年11月16日11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上海技物所承担研制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随星升空,将按既定计划开展工作。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是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主要对地观测载荷之一,采用先进推扫成像方式,国内首次实现了15个在轨通道编程的多光谱模式和连续90个通道的高光谱模式,具有较高的定标精度、杂光和偏振抑制能力,其获取的数据对海岸...
2023年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张为俊研究员团队在大气臭氧污染过氧自由基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中国苏皖鲁豫交界城市郊区臭氧光化学污染季节的过氧自由基化学”为题发表在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