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光学仪器 光电检测技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元件加工 薄膜光学及技术 光计量技术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辐射度学和色度学 光谱技术 红外技术 空间光学 海洋光学 天文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 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仪器及技术 研究员相关记录258条 . 查询时间(1.039 秒)
李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助理研究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从事控制理论领域、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领域技术研究,同时,结合控制理论与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理论,对通过激光操纵量子态原子及对其控制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小型化SERF原子磁强计、超高精度量子导航传感器核心器部件碱金属气室相关关键技术研究
师泯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性能磁屏蔽技术与低噪声磁性材料检测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以理论基础结合工程应用,攻克了闭环动态三轴地磁补偿与大功率高精度消磁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了研制高屏蔽效能低剩磁磁噪声的磁屏蔽装置。
胡飞,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Email:hufei0701@xjtu.edu.cn.科研方向:微流控及其生物医学检测应用;新型核酸检测技术及仪器开发;新型光机电一体化仪器技术及系统开发。
李浩,副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所工作。主要从事地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主动光学及近地层大视场自适应光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国家大科学装置LAMOST望远镜运行工作,负责主动光学电控系统部分。在天文仪器领域发表多篇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
唐靓,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精度天文光谱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章华涛,副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江苏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学士学位。2014毕业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2年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联合培养博士生。2014年进入南京天光所.主要从事天文光谱相关的电控软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肺结构破坏和功能损伤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仅2-4年,5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近些年研究表明,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分化或旁分泌功能修复受损的肺泡上皮、缓解肺部免疫环境失衡,有望成为该疾病的“突破性疗法”。然而,纤维化肺部过度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环境会导致移植干细胞死亡,从而严重降低了其治疗效果;同...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肺间质疾病,致死率高,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023年4月3日研究表明,通过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内移植可以有效改善IPF的治疗效果。然而IPF肺部炎症、纤维化及高浓度活性氧(ROS)等恶劣的微环境造成移植MSCs存活率低、功能差,且MSCs治疗IPF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倪牮,男,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第三代太阳电池;新型有机-无机复合光电子器件;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薄膜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天津市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重大课题培育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累计经费超过180万。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CS Appl.Mater.Interfaces》《ACS...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预后极差的肺间质性疾病,除肺移植外,尚无有效手段逆转纤维化肺部、修复损伤肺功能。近年来研究证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旁分泌和免疫调节功能干预IPF的发展,有望成为该疾病的“突破性疗法”。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干细胞活体示踪手段使得体内治疗机制研究受限。与此同时,移植干细胞的低存活率导致的体内治疗稳定性差进一步限制了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转化。
2022年11月7日,应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院长韩秀友教授邀请,“中国天眼”-FAST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朱博勤研究员为大连理工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及其观测研究概况”的报告。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光电工程教工党支部、行政教工党支部、仪器科学与技术师生纵向党支部、博士学生党支部、第一学生党支部、第二学生党支部等全体党员和全院本科生、研...
2013年至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2005年至2009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伺服控制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于笑楠,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8-2012长春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专业本科,2012-2018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仪器科学专业硕士、光学工程专业博士,英国华威大学博士后(2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实习研究员(2016)、助理研究员(2018)、副研究员(2021);现任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伺服与通信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激光通信和激光雷达;主持...
南航,助理研究员。2007年至2011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习,2012年至2017年在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光学工程博士学位,2018年任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发表学术论文四篇。研究方向:相干光通信技术、空间光学器件设计研究、光混频技术等。代表性科研项目:(1)零差相干空间激光通信中灵敏度退化机理分析与近散弹噪声极限探...
刘洋,助理研究员。2010年至2014年在长春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习,2014年至2016年在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于2016年转为硕博连读,2019年6月在长春理工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被SCI检索论文4篇(1篇2区,2篇3区,1篇4区),被EI检索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5...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