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元素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 放射性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地球内部化学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成矿地球化学 勘探地球化学 实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化学 污染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2 秒)
汞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人类活动(如汞矿开采、燃煤发电和金属冶炼等)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汞,会使得这些地区遭受土壤汞污染,造成农产品汞超标和人群暴露风险。然而,这些排放源对周边土壤汞的影响程度和污染贡献份额并不清楚。因此,定量识别人为活动与区域土壤汞的耦合关系,对土壤汞污染源头防控和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汞稳定同位素是示踪汞污染来源和环境过程的有利工具。基于汞同位素的混合模型,已被用来定量揭示土壤、...
2020年4月29日,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在线发表了关于生命耐砷机制起源的研究论文"The Great Oxidation Event expanded the genetic repertoire of arsenic metabolism and cycling",揭示了...
硒作为一种天然解毒剂,具有拮抗重金属毒性的特殊功能。近年来,关于土壤-植物体系硒与重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领域热点之一。近期,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课题组张华领导的交叉创新团队成员、博士在读研究生常传宇、巴基斯坦籍博士在读研究生Waqar Ali分别在“硒-汞、硒-砷交互作用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SCI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
“非传统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是国际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近些年来“非传统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中,汞(Hg)的毒性位居首列,备受政府和公众关注。因此,通过运用汞稳定同位素“指纹”开展汞污染跨境传输研究,为我们深入揭示汞污染物在第三极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开辟了新途径。
新型卤代有机污染物的鉴定与定量分析是目前环境研究的一大热点。环境中除了常规研究的单一氯代或溴代有机污染物外,还可能存在大量新型、未知的氯-溴混杂取代有机污染物(X-HOPs),如氯-溴混杂取代二噁英(PXDD/Fs)、氯-溴混杂取代多溴联苯醚(PXDEs)、氯-溴混杂取代联苯(PXBs)、氯-溴混杂取代多环芳烃(X-PAHs)等。这类污染物种类异常庞杂,且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征,加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江龙飞和合作导师罗春玲,利用DNA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DNA-SIP),不经分离培养,对清远电子垃圾污染土壤中的PCBs降解微生物进行了原位研究。鉴定得到了包括Ralstonia,Cupriavidus和DA101在内的21种功能微生物,并首次报道了不可培养细菌DA101具有降解PCBs的能力。研究获得了1个13.8 kb的PCBs降解操纵子,通过解析操纵...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何全甫和研究员丁翔针对珠江三角洲重污染时期的观测却显示,异戊二烯SOA标志物组成呈现Low-NOx成因特征。综合运用ISORROPIA-II和Kintecus模型的结果显示,在珠江三角洲典型粒子酸性和气溶胶含水量条件下,IEPOX酸催化开环反应比例高达58%(图2),显著增加了HO2-channel生成SOA的贡献。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较高的环境温度限制了HMML的...
2018年7月7日上午,由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港澳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川’学术论坛——化学污染物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痕量金属汞及其它化学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循环。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冯新斌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李向东教授、美国拉玛尔大学林哲仁教授、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蔡勇教授和西南大学王定勇教授等...
2018年7月7日上午,由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港澳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川’学术论坛——化学污染物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痕量金属汞及其它化学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循环。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冯新斌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李向东教授、美国拉玛尔大学林哲仁教授、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蔡勇教授和西南大学王定勇教授等...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李继兵和导师罗春玲,通过向石油污染的水体中加入能高效降解菲的微生物Acinetobacter tandoii LJ-5,采用DNA稳定同位素探针(DNA-SIP)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LJ-5的菲降解能力和其对土著菲降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LJ-5能够显著提高菲的生物降解效率。但是,LJ-5并没有直接参与污水中菲的降解,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春玲、博士后王少锐,以具手性异构的PCB95和PCB136为模型化合物,对其在Cu-PCBs复合污染下的植物吸收及转运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铜离子(Cu2+)作用下,植物根系受损,根系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增加,PCB95(log Kow=6.13)和PCB136(log Kow=6.22)进入植物根系细胞,并往地上部迁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陶玉强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400)、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专项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41514)等项目资助下,以太湖和多环芳烃(PAHs)为例,通过对春季、夏季及冬季全湖大气、水体、浮游生物及表层沉积物中多环境指标的同步监测,首次揭示了富营养化对水体POPs的大气-水界面交换通量、沉降通量及其在表层沉积物和水体中赋存的间接影响...
近年来,新兴有机污染物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水环境中频繁检出,给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亟需一种有效的深度处理方法。高铁酸钾(Fe(VI))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多功能水处理剂,然而关于Fe(VI)去除水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方面却缺乏深入的研究。
铁是生物生命必需元素,因此准确判定从陆地到海洋输送的铁的通量及其同位素组成对深入了解全球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海洋生物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被广泛研究的背景区大型河流如亚马逊河,备受人类活动干扰的中小规模流域中铁同位素研究还非常有限。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是指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和地球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致癌物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