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物理学 恒星天文学 恒星形成与演化 星际物质物理学 银河系结构与运动 恒星与银河系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恒星与银河系 望远镜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277 秒)
通过对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原理样机在2013年加蓬日全食期间取得的观测资料处理和分析,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FASOT团组在弱偏振信号测量方面取得了科学和技术两项关键性进展,为正在研制的第一和第二代FASOT以及未来的大型日冕仪COMPASS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博士后王璐茜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Douglas Russell Gies教授等人合作,成功申请到哈勃空间望远镜2022年度对于大质量双星系统的15次观测时间(单次观测时长约29分钟)。该观测计划将采用空间望远镜远紫外成像摄谱仪(STIS),结合中阶梯光栅E140M(分辨率R~45,800,波长范围覆盖1150~1710?)对南半球的5个特殊Be+sd...
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原子气体与分子气体的转换以及分子外向流的驱动源一直是研究难点。近期,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三峡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合作团队结合FAST HI谱线数据与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分子谱线数据,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基线校准算法,在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展现了FAST与13.7 m毫米波望远镜的协同观测研究的巨大潜力。
对恒星形成区尘埃(亚)毫米波观测是研究恒星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去除大气辐射的干扰,地基单天线(亚)毫米波连续谱成图在大尺度上会丢失更多的流量,这将使我们无法对恒星形成区尘埃分布进行高质量成图。
疏散星团是是银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了解基本天体物理过程的理想实验室。通常认为,银河系中相当大一部分恒星是在星团中形成的,相对于球状星团来说,疏散星团比较年轻,大多数成员星都处于主序阶段,其中包含了种类丰富的变星。年轻的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途径,而变星正是研究恒星基本物理参量的重要天体,是寻找宇宙中特殊天体的“探针”以及各种爆发天体(新星、亮红新星、Ia型超新星)的重要来源。对变星的...
天文学家通常运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简称VLBI)技术来解析遥远天体的精细结构。VLBI是将位于不同地点的多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等效于一台口径与望远镜之间最远距离相当的“虚拟望远镜”。距离越远,等效望远镜的口径就越大,其观测精细结构的能力(即分辨本领)也越强。这种“虚拟望远镜”可以通过国际VLBI网实现,如美国VLBA(Very ...
2022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张翔助理研究员与她的澳洲合作者、来自科廷大学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ICRAR-Curtin)的Hurley-Walker博士等通过分析SKA先导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一个具有异常缓慢周期性辐射的射电暂现源。研究团队认为该射电暂现源可能是一个超长周期的磁星或拥有超强磁场的白矮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月27日的《自然》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使用65米天马望远镜,开展了大样本的分子谱线观测研究,扩大了红外暗云的探测样本;综合天体化学模拟和观测数据,有效确定了红外暗云的化学演化时标等信息。该样本包含了银河系内的几十个红外暗云,观测波段是天马望远镜的K波段(18-26.5 GHz),主要探测的目标谱线是三条具有较强化学表征性的分子探针——氨分子(NH3)、硫化双碳(CCS)和氰基乙炔(HC3...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率领的科研团队,利用FAST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展银道面脉冲星巡天,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新发现了201颗脉冲星,其中包括一批最暗弱的脉冲星、挑战当代银河系电子分布模型的大色散量脉冲星、40颗毫秒脉冲星、16颗脉冲双星、一批模式变化和消零脉冲星以及射电暂现源等。5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上。
红外暗云是一种超低温(绝对零度以上10-30度)、冷暗致密的星际物质聚合体,是恒星形成和星际化学演化的主要场所,包含了这些过程的最重要原初状态信息。与此相关的许多重要前沿问题一直是国际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域的化学演化时标及其与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关系,至今依然没有结论。
氨分子(NH3)是宇宙中探测到的第一种多原子星际分子,其谱线包含了很多频率接近的精细跃迁,便于计算分子云的温度、密度等物理参数。较之于一氧化碳分子(CO),氨分子示踪的气体密度高一个量级(),在低温时不易冻结耗散,特别适于观测研究分子云中的冷致密气体成分。由于恒星形成就发生于低温的致密云核中,氨分子谱线成为分子云与恒星形成观测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谱线之一。
2020年10月6日,《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发表了一项由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关于富锂巨星真实身份的重要成果,北大天文系LAMOST Fellow博士后周渝涛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了该研究工作。该团队借助我国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星震数据,结合光谱分析和星震学技术,发现富锂巨星其实是演化到更晚期的红团簇星,而不是传统上所认为的红...
大质量恒星(>8个太阳质量)如何形成是现代天体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尽管大质量恒星在宇宙空间数目比小质量恒星少得多(只占恒星数目的1%左右),但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恒星光度。大质量恒星快速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星际介质反馈及元素核合成过程,推动了其所在星团、甚至整个星系结构和化学的演化。微波和毫米波的脉泽是一种类似于光学激光的非热辐射,天文观测发现它们通常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成协,这些脉泽来自致密辐射区域(...
中国天文学家利用我国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和“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观测数据,并结合其他波段公开数据,研究揭示出巨分子云中第一个星团的可能起源。这一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徐金龙博士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据徐金龙介绍,宇宙中绝大多数恒星以成团的模式形成,而星团则是在巨分子云中形成,母分子云散去后所留下的,就是光学波段可见的星团。处于演化早期的星团恒星年龄十分相近,它...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2019年10月22日发布德国X射线空间望远镜“eROSITA”传回的首批图像,揭示了隐藏的宇宙之美。该望远镜观测项目有望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此次发布的X射线图像展示了邻近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云以及距地球约8亿光年的两个星系团。图像中,大麦哲伦星云呈圆形红色结构,里面的超新星遗迹清晰可见;代号为A3391和A3395的两个星系团呈蓝绿色,正在发生相互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