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人口学 >>> 人口学原理 人口经济学 人口社会学 人口学说史 人口史 人口地理学 人口生态学 区域人口学 人口系统工程 人口预测学 人口规划学 人口政策学 计划生育学 人口统计学 人口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口学 生育政策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107 秒)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政府在今年年初任命了一个各部委工作小组,由三位高级官员牵头,250多位专家组成,专门研究人口增长趋势以及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此后,多家海外媒体开始关注中国是否会对实施已久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毅最近指出,应当认识,人口数量与生育年龄此消彼长的人口规律。国内外大量人口学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即使在平均每对夫妇终生生育孩子数不变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生育年龄下降或上升也将导致该国或地区时期生育水平与生育数的显著上升或下降。
在我国推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生育政策之初曾说过,这是个“一代人”的政策。现行生育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生育政策究竟是否需要调整等,在距离推行“一胎化”政策近一代人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本文从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幅度以及如何调整三方面对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当我们迎来1999国际老人年的时候,中国人口也悄然步入了老年型社会(注:《人口研究》编辑部.中国跨入老年型社会.人口研究,1999;5),并且将可能成为世界上老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撰写的纪念文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长期以来有很大争论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毛泽东的人口思想进行的评价,认为应该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历史地看待毛泽东当时的人口观点,毛泽东的主导思想是在阐述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不是强调人越多越好;第二部分是阐述五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一普”之后,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主基调是提倡节育,主张...
关于我国生育政策调整时机与方案的探讨 曾 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No. C2006016 2006年9月18日 [内容提要] 本文应用2000年人口普查等数据与人口家庭预测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启动生育政策调整平稳过渡的最佳时期。对几种有争议的生育政策调整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农村独女户与城乡“双独或单独”夫妇生二孩的政策调整方案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是不可取的;而继续提...
随着经济成分多元化和社会事务管理转型,部分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不兼容,落实计生基本国策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最近,笔者就这一问题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解剖等方式进行了调研,深深感到这已成为制约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的一大瓶颈,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1现状1.1政治待遇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兼容(1)特殊人群违法生育增多。近年来,少数领导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人、富人、企业...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由于该现象发生在现行的生育政策推行以后,所以政策被认为是造成或加剧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直接衡量生育政策,并探讨它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89~2000)数据,分析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社区层次儿童性别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趋于平衡的性别比更可能在政策被严格推行的地点...
香港是世界上生育率水平最低的超低生育率地区之一。低生育率现象是个体导向的社会机制所倡导的两性平等与家庭导向的社会机制在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之间强烈冲突的结果。“有偿养育计划”也许是刺激那些有多生倾向的家庭把生育意愿转变为实际生育行为的有效途径。
对全国和30个省区未来51种生育方案进行近百年模拟和比较选择,结果显示,只要考虑到年龄结构因素,无论在全国层面,还是在省区层面,现行生育政策都未能进入优选方案,无论从哪个层面看,现行生育政策或调整、或完善都势在必行.优选结果又表明,"尽快二孩"方案的优势在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性.在全国层面和省区层面有着较大普遍性的优选方案是15年后实行中口径或大口径的一代独生子女政策.这是因为2000年分独生女、非独...
通过对全国和30个省区未来51种生育方案近百年模拟和对人口数量控制、年龄结构改善利弊得失的对比权衡可知,与2020年开始实行一代独生子女政策相比,尽快二孩方案在人口年龄结构上并没有显著优势,而它们的分年龄人口数和人口总量将会有较大差异,前者将稳定在一个适中的或较小的规模上,后者将稳定在一个庞大的规模上.研究生育政策,制定人口战略,既要考虑年龄结构不要过度老化,也要考虑年龄结构相对稳定;既要追求战术...
中国出生性别比自1980年代开始偏高且持续升高,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男孩偏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现状是基础,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动因。计划生育政策是促使少生孩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 1个孩子为女孩 ,间隔几年允许生第 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 ;实行较为宽松生育政策的地区比较接近正常。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生性别比严重失常和女婴死亡严重偏高的问题。
人口预测经常被用来模拟生育政策调整,然而政策调整模拟有许多特点需要专门考虑。文章对模拟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常规生育率预测方法不能控制妇女孩次结构的缺陷,并介绍了年龄递进生育模型的应用。文章还建议有关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应当尽量按不同生育政策类型人口来进行,指出采用连续变化生育参数的常规模拟方式不能反映政策调整的突变特性,其实并未模拟确切的政策调整方案。
政策生育率为量化指标以期具体地反映我国的生育政策在地区分布、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上的多样性。本文的分析表明,13~15之间的政策生育率都在全国占主导地位,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处于13~20之间的政策生育率地区,实行“1 5孩”生育政策的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从本文可以得出结论,在鼓励“少生”的总原则下,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全国各地的生育政策呈现出相当多样化的情况,把中国的生育政策笼统地归结为是一个不加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