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中华玉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中华玉文化研究 青玉相关记录247条 . 查询时间(0.154 秒)
青玉荷叶洗,高6.36厘米,长11.5厘米,宽11厘米,现藏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荷叶隆起形成洗身,敛口鼓腹,洗外两侧在小荷叶映衬下各雕荷花一朵,含苞欲放,外壁缠饰水草,荷叶脉络清晰,底部以丝绦束着荷梗,承托器身。所用玉料青中夹杂黑斑,有大面积深黄色玉皮。
青玉雕饰螭龙纹盖盒,高20厘米,长14.5厘米,宽10厘米,现藏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该盒青玉琢成,多处留有玉皮,盒身基本为长方形,子口,直腹,圈足,一侧饰双龙戏珠纹,一侧双龙口吐云气,足部随龙纹高低雕山峦起伏。盖口为椭圆形,中部隆起,饰大小狮子各一。玉盒雕工圆润,随材成形,古朴自然。
清代紫檀镶嵌青玉如意,长56厘米,宽8厘米。1952年由从省土改委员会展览会上接收入藏。如意以紫檀木为柄,光素的木柄上以“三镶”的形式镶嵌有白玉瓦。如意的首端雕刻葫芦纹,及“大吉”两字,如意的中柄雕刻葫芦藤和葫芦果,尾部为变形的猫戏鱼纹。采用浮雕、镶嵌等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制作讲究。此摆件为邵阳新宁中田乡大地主刘伯斌祖父刘光才把玩之物,土改时没收到湖南省土改委员会,1952年7月湖南省博物馆从省土...
明代青玉透雕茶花笔洗,1955年从湖南沅江文化馆接收入藏。宽14厘米,高7.5厘米,青玉制。有细微裂痕,黄褐色瑕疵。笔洗呈盛开的茶花形。花边,深腹,附木质底座。腹部周围及底部透雕姿态娇妍之茶花,枝干盘绕腹部自然伸展至笔洗口沿。腹身一侧两枝蔓颈部缠绕汇合相叠处再向上生一枝条与口沿相接成镂空手柄。器内壁阴刻勾勒花瓣,中心以网格纹凸圆点作花心。笔洗采用透雕、阴刻、明代青玉透雕茶花笔洗,1955年从湖南沅...
荷叶青玉洗,清,1985年11月26日中南矿冶学院李纯静出售。通宽11.2厘米,玉质青色,洗琢成上卷荷叶形,外饰小莲枝,内浮雕一鱼一青蛙在水中嬉戏。雕工精致,立意独到。
青玉双鹅带盖小盒,辽。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出土,高9.3、宽3.8厘米。青玉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似经过火烧所致。器体呈长椭圆形,自然放置时容器呈横卧状,器口在旁侧。圆雕同向交颈并卧的双鹅,其内腔为长管形,应是盛针之用。在器口的两侧各有一孔,与内腔相通。
青玉觚,明,高18.1、宽5.65厘米。这件玉觚的玉质为新疆和田玉中的青玉山料,局部有边皮和绺裂。从器型到纹饰都是模仿青铜觚制作的,器型仿照商周青铜觚的样式,方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四个边棱及每面的中间均雕琢出脊的扉棱,并琢有青铜器觚上常见的雷纹和兽面纹。
描金云龙纹青玉碗,清乾隆,口径11.5、底径5、高5.2厘米。青玉,内外壁均以金粉描绘四条两两相对的龙纹,内心还绘一盘龙,龙间空隙填绘缠枝莲花纹,底心描金楷书“乾隆年制”方形章。
兽衔环耳青玉簋,清。通高14.8、通宽21.8厘米。碧玉,仿铜簋式样,圆体,透雕龙首形双耳,兽吞式三足,有盖。器腹与盖的外壁浮雕饕餮纹下压雷纹地,盖钮透雕云龙纹。玉色深沉,器体厚重,极似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韵味。
云兽纹青玉璜,战国魏(前375-前276年),佩饰品。1950-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坑出土,长20.5厘米,宽4.8厘米。这件玉璜由七块和阗青白玉和两个鎏金青铜兽首衔接而成,中间五块玉以铜片穿连,青铜片从五块玉中穿出后,左右两端各装饰鎏金青铜兽首,两只兽首分别衔着透雕的椭圆形玉,青铜片与玉衔接吻合严密,至今毫无松动。这件玉璜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尤其用若干节...
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清 (1644 - 1911年),陈设品。高6.7厘米、最长23.5厘米、最宽15.6厘米。清代的玉雕工艺非常出色。清代宫廷设造办处,下设玉作,专门招揽全国名匠从事皇家玉器的雕琢。民间碾玉作坊,以北京、扬州、苏州、大理为著。当时玉雕的原料有白、青、碧、黄、翠玉等,常见器物有瓶、壶、碗、洗、花插等,还有各种动物及巨型山子等。这件青玉双联洗,是由两个四角洗的各一角相联为一整体,其...
青玉嵌白玉宝石盒,清,高6.8厘米,口径、底径均为13.3厘米。这是痕都斯坦送给清政府的礼物。它是由数块青玉和白玉宝石组合镶嵌而成。痕都斯坦地处今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一带。那里盛产玉石,玉雕工业发达。清朝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天山南北路叛乱后,痕都斯坦玉器大量东传,乾隆对这类异国风格的艺术品十分喜爱,大量收藏,并为之赋诗撰文。
青玉鹦鹉,商,长5.1、宽2.1厘米。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赠。鹦鹉扁平,勾喙,头冠雕刻成锯齿状扉棱,短翅,长尾,枝头站立状,钻孔为眼,两边对刻出翅膀轮廓。剪影式的造型,抓住了鹦鹉侧立时的特征,十分生动。玉鹦鹉是商代动物形玉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其共同特点。
青玉柿蒂纹剑首,战国,径5.5、厚0.2厘米,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赠。玉质苍润,有褐色沁斑,内心扁圆,正面外缘饰阴线弦纹一圈,中间有五瓣花纹。弦纹与花瓣纹之间满饰勾连云纹。背面呈弧凸,中有一孔以纳剑柄。周饰云纹,云纹间夹有斜方格纹。由此说明剑首自春秋晚期出现至南北朝一直沿用,其中战国至西汉尤为盛行。以后逐渐减少。玉剑首为玉具剑的一部分。
青玉勾云纹环,战国,径14厘米,1955年叶叔重先生捐赠。局部有沁斑,环身阴刻勾连云纹,一面并有当时开料的痕迹。环在古代可能是一种佩带的饰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