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结构相关记录546条 . 查询时间(0.403 秒)
利用紫坪铺水库7个库区地震台站和10个区域地震台站记录的2004年8月至2008年5月的地震震相观测报告, 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的方法, 采用Simulps14软件对紫坪铺水库地区进行了小震精定位及速度结构反演.通过计算得到了紫坪铺水库地区记录到的几乎所有地震的精定位结果, 以及0km、3km、6km和10km几个层面上较好的P波速度和波速比分布情况.精定位结果显示, 紫坪铺水库地区的地...
沂沭断裂带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 新构造运动显著, 是华北地区的强震活动带之一.文中收集了该地区的布格重力数据,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重力场进行有效分离, 研究区域地壳结构特征及断裂空间展布, 并应用Parker变密度模型对区域莫霍面进行反演分析, 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重力区域场显示, 沂沭断裂带形成了NNE走向的大型重力梯度带, 分隔了鲁西、鲁东地块, 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地球物理分界线. 2...
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 对1981—2013年山西北部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定位, 反演得到了三维速度结构, 并重点对口泉断裂进行了分析。重定位结果显示, 口泉断裂中北段地震集中, 其南北两端地震分布较少, 表明该断裂中北段活动强而南北两端弱; 速度结构显示口泉断裂地震集中段位于高速体内的相对低速区域,其南段显示持续的低速异常。从垂直口泉断裂的速度结构剖面上可以识别出口泉断裂附近的速度呈...
华北克拉通不仅有被破坏的东部块体,还有基本保持稳定的西部块体,它是研究大陆形成与演化的最佳场所。因此,华北克拉通地区的地下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特征等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实验室副研究员王建与日本东北大学教授赵大鹏合作,发展了一种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新方法,在探测地球内部现今速度结构的同时,能够获取三维各向异性结构,进而可以研究地球内部介质岩性及动...
讨论了利用面波与布格重力异常联合反演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联合反演获得山西断陷带地壳S波速度结构.通过建立速度与密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利用非线性迭代反演方法获得最终速度模型.结果显示,联合反演获得的速度模型可以同时提高对面波及重力数据的观测拟合程度,而面波单独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则无法很好的拟合重力观测数据.相比较,联合反演速度模型中的大同火山区中下地壳的低速异常幅值小于面波单独反演模...
青藏高原东北缘记录了古生代昆仑造山和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和汇聚的远场效应,代表了青藏高原早期的生长阶段,而地壳速度结构对了解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及高原变形有重要的作用。为获取与其相关的更多信息,在已经进行的贵德-莫坝380公里深地震测深剖面,及跨昆仑断裂带的深反射剖面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提斯中心副研究员徐涛及导师张忠杰研究员等人,沿着贵德-莫坝剖面布设了24台流动宽频带地震...
2015年1月23日下午,“上海市建筑学会隔震及消能减震技术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土木大楼A101会议室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松青、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丁洁民、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副理事长王亚勇、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工程抗震办公室鲁英等出席了会议。
本文利用DMSP卫星测量数据和傅里叶分解和重构方法, 研究了地磁平静期顶部电离层总离子密度(Ni)经度结构的多重波数特征及波数4的年变化、逐年变化、地方时差异和随倾角的变化.傅里叶分解和重构的结果表明, 顶部电离层平均Ni的经度结构中同时含有以波数1至波数4为主的多重分量, 不同波数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各不相同.对波数4分量的分析表明, 波数4的幅度在春秋季最强, 北半球夏季高于冬季;随太阳活动水平增...
中国西部地区是地震活动十分强烈的地区,天山、阿尔泰、帕米尔和西昆仑都是著名的地震构造带,在这些地震构造带和周边地区发生了多次震级大于5级的强震.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重力场特征,根据重力数据结合地震剖面、应用Parker-Oldenburg方法反演得到了研究区莫霍面深度,通过对比地震层析成像的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壳结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结构不均匀特征明显,在造山带地区一般是莫霍面...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上地幔速度结构,发现青藏高原北部至东南边缘上地幔顶部速度普遍偏低;随着深度的增加,低速区主要分布在羌塘、松潘—甘孜和云南西部地区,而印度大陆、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均显示出较高的速度.上述速度分布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岩石层结构和深部动力性质密切相关:其中羌塘地区的低速异常反映了青藏北部的地幔上涌和局部熔融,起因于印度大陆岩石层的向北俯冲;松潘—...
结合新一轮编图工作的开展,中国东部海区重、磁平面图件在拼入新资料同时,也包含了邻区朝鲜半岛,台湾岛,日本海,菲律宾海等地区的资料.本文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区重、磁异常特征,利用重、磁资料反演莫霍面、居里面,进而求取了热岩石层底界面,对重、磁数据进行了突出断裂带信息的处理,确定了13条重要断裂带的展布,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块体和4个结合带,它们具有"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特征,是"2条锋线"作用的产...
中国海陆莫霍面及深部地壳结构特征研究是东亚地区宏观构造格架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地震测深等数据为约束信息,以重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区计算,反演了中国海陆莫霍面深度.依据地壳性质与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划分了莫霍面深度梯级带与分区,并对各分区的莫霍面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选取阿尔泰—巴士海峡典型剖面进行了重、震反演,建立了密度结构.剖面上莫霍面深度和深部结构能够清晰地反映中国大陆"三横、两...
本文利用重力数据采用Parker-Oldenburg方法反演了南北构造带及邻域地区的地壳厚度,同时采用体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研究区的地壳至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根据计算结果对研究区的地壳及岩石层结构进行了探讨,力图揭示南北构造带及邻域地壳、岩石层变形特征,并且对青藏高原边缘活动带壳幔构造演化的深部成因、研究区的上地幔流变性及其动力学意义进行了相应的讨论.通过分析研究表明南北构造带地区为地壳厚度...
本文利用瑞利波群速度频散资料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中国西部及邻近区域(20°N—55°N,65°E—110°E)的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存在三个以低速地壳/上地幔为特征的构造活动区域:西蒙古高原—贝加尔地区,青藏高原,印支地区.西蒙古高原岩石圈厚度约为80 km,上地幔低速层向下延伸至300 km深度,说明存在源自地幔深部的热流活动.缅甸弧后的上地幔低速层下至200 km深度,显然与...
秦岭造山带与其南北两侧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属三大构造单元,不论其各构造单元体还是其界带构造均甚为复杂,并受到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制约,形成了大陆内部特异的造山过程.尽管在这一地域曾做过大量的地表地质工作和一些相关的地球物理工作,但对其壳、幔精细结构、深层动力过程,特别是同步穿越华北克拉通、秦岭-大巴造山带和扬子克拉通系统的耦合研究甚少.为了研究和探索该地域的壳、幔精细速度结构和其形成的深层过程,专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