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光学工程 激光烧蚀,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18 秒)
为了解决具有异型表面的木雕和高档家具砂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使用脉冲激光加工系统代替传统人工打磨的方法。首先在理论上考虑基模高斯光束的入射能量和材料比能,得出了单位时间的最大烧蚀深度。然后使用Nd:YAG激光器,选取水曲柳和红松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实木材料作为实验对象,在单脉冲能量为300,600 mJ以及脉冲重复频率为5,10 Hz的条件下进行了激光烧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红松由于密度较小,烧烛深度变...
为研究复合材料的热解问题,设计了氮气流保护条件下的低功率密度辐照实验,获得了不同辐照时间和不同功率密度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试样质量损失随辐照时间持续呈单调增大趋势,但热烧蚀率却逐渐减小并有稳定趋势;试样质量损失与功率密度呈线性关系;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可提高热烧蚀率,但随功率密度的增加,试样热烧蚀率增幅减小并有饱和趋势。
基于透明电介质的烧蚀率计算模型,建立了飞秒激光烧蚀石英玻璃的微槽截面形状仿真模型,并通过烧蚀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光斑半径、脉冲能量和扫描速度等参数对微槽截面形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减小光斑半径、提高脉冲能量或降低扫描速度均可以提高微槽的槽深和侧壁角;微槽的槽宽随脉冲能量的提高或扫描速度的降低而增大,但随光斑半径的增大,其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脉冲能量为4 μJ、扫描速度...
激光微推进技术是利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学效应实现推进的一种新的激光动力的电推进技术。液态工质是激光微推进工质选择的最新热点,其与激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冲量耦合特性决定了液态工质激光微推进性能的好坏。利用激光干涉差动测量微小冲量的扭摆装置,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单组元凝胶推进剂(单推-3)和甘油为工质,测量注入不同激光能量条件下,所形成的冲量和冲量耦合系数大小,进而针对冲量耦合性能较好...
高阈值的KTP晶体的研发,对高能激光领域至关重要。采用高重复频率的紫外激光对KTP进行烧蚀,并对烧蚀前后的Raman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激光等离子体效应是造成晶体破坏的主要原因,其逆韧致吸收效应会大大增加激光脉冲能量的沉积,电离效应使得晶体发生充分的离解,高压冲击波效应则把熔化、气化以及电离混合物外排的同时,使得材料发生断裂。烧蚀前后的Raman光谱的特征峰分布基本相同,说明烧蚀作用没有改变K...
利用调Q Nd3+∶YAG激光器三倍频355 nm激光脉冲烧蚀空气环境的硅样品,观测不同脉冲激光能量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在380~420 nm范围内的时间-空间分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观测到在等离子体羽膨胀初期存在N+发射光谱。在局域热力学平衡近似条件下,根据时间-空间分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计算得到等离子羽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时间延时存在二次指数衰减变化,等离子体羽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近似呈L...
基于电子能带理论,以动力论的Fokker_Planck方程为基础,从微观层次对超短脉冲激光烧蚀绝缘体材料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源项中分别考虑了雪崩电离、多光子电离机制,并考虑了电子能量与散射机制对电子弛豫时间的影响.建立了绝缘体烧蚀机理的耦合数学模型,其计算的激光烧蚀临界能量密度阀值与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定量描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对绝缘体材料烧蚀微观过程的影响.
为结合金属高比冲和聚合物工质高冲量耦合系数的优点,为激光推进光船优选工质,对掺入金属粉末的聚甲醛(POM)工质在CO2激光辐照下的推进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粉末能提高工质的推进性能。掺入微米铝粉的聚甲醛工质的冲量耦合系数最大值由12×-5 N/W提高到21.72×10-5 N/W,在直筒结构的约束下,最高冲量耦合系数和比冲分别提高到61.64×-5 N/W和727.32 ...
最近,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徐至展领导下,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开合作研究,在飞秒激光烧蚀制备大面积均匀纳米结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Optics Express (2008, 16, 19354-19365)。纳米科技领域国际著名期刊Small (2008, 4, No. 12, 2099)在News from the micr...
通过测定脉冲紫外激光在氦气中烧蚀金属Cu诱导发光羽的发射光谱及其强度随时间的分布,拍摄了发光羽的照片。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下,发光羽的中心区与中间层均为混合色,外围层为黄绿色;中压下,发光羽的中心区和中间层均为白色,外围层为淡绿色;高压下,发光羽的中心区和中间层均为白色,外围层为微绿色。发光羽区域随着环境气压的增大而减小,其颜色随环境气压的增大而变淡。结合实验结果,对发光羽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提出激光烧蚀金属细丝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并设计和制作了相应的设备。分别以Ф0.5mm的纯细铁丝和大块状Fe靶材为原料,在大气、真空环境和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制备了纯铁及其氧化物的纳米粉末;在同样参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尺寸的靶材制备纳米粉末的临界功率密度大小、动力学行为和纳米粒子形成机理上的不同以及纳米粉末的质量、形貌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激光烧蚀细丝法制得的纳米粒子粒径在5~30nm之间,平均粒度...
提出激光烧蚀金属细丝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并设计和制作了相应的设备。分别以Ф0.5mm的纯细铁丝和大块状Fe靶材为原料,在大气、真空环境和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制备了纯铁及其氧化物的纳米粉末;在同样参数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尺寸的靶材制备纳米粉末的临界功率密度大小、动力学行为和纳米粒子形成机理上的不同以及纳米粉末的质量、形貌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激光烧蚀细丝法制得的纳米粒子粒径在5~30nm之间,平均粒度...
该项实验利用波长为308nm的Xecl脉冲准分子激光器,以高纯Si单晶片作为靶材料,通过掺入合适的Er原子浓度和选择适宜的环境气体,并严格控制各种工艺条件,在SiO2和石英表面上烧蚀沉积了具有尺寸和密度均匀分布的纳米晶粒。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建性地提出了实现晶粒有序Si基纳米发光材料自组织生长的两种工艺技术方案和解释Si基纳米发光材料特性的三种物理模型,对深化Si基纳米发光材料特性的认识和设计制...
利用Nd∶YAG脉冲激光烧蚀Cu靶材,实验研究了不同激光能量下等离子体诱导靶上电势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靶上电势信号呈现显著的双峰结构,第一个峰出现在激光烧蚀开始之后约20 ns,持续时间仅约50 ns;而第二个峰出现约35 μs之后,持续时间达到了上百微秒.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可知靶上电势信号的产生是激光等离子体荷电效应引起的,并提出了等离子体对金属靶的静电感应、电荷复合-转移效应机制,解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