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地震相关记录3074条 . 查询时间(0.198 秒)
在过去10到20年里,传感器和数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地震仪器的便携性。因此,在交通不便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极地地区进行地震监测也越来越可行。相比于地壳地幔等传统的地震学研究对象,这些观测更聚焦于近地表的动力过程。阿尔卑斯山脉开展的地震学研究催生了环境地震学、冰冻圈地震学等新的学科方向。
近日,2020年度“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我院王浩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郑文智荣获这一奖项。
中国地震局2020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防震减灾发展形势和发展思路,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
2019年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业已圆满结束。在各会员单位和会员的支持和积极申报下,会员单位共有60个项目获奖。为了集中展示我省地球物理行业科研成果,交流科研创新经验,提高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和提升,经研究,决定编辑出版一期《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论文集。根据会员单位要求,现与《华北地震科学》编辑部商定,在《华北地震科学》2020年第二期刊登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优秀...
陆内地震大多为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下地壳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为下地壳的岩石变形以缓慢的蠕变为主,但下地壳也可以发生地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目前学者们提出的机制包括:因热逸散导致塑性失稳,脱水反应导致的流体压力增加或局部应力重新分布,以及榴辉岩化作用。上述下地壳地震机制都需要岩石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某些矿物反应,使得岩石的结构或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岩石弱化而无法承载差异应力,最终引发...
国重室地球物理与内部动力学研究团队与美国学者合作,在地震形变理论计算方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提出了求解地球变形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的近似解析解方法,可计算任意球谐阶数的位错勒夫数,彻底解决了位错格林函数的收敛问题。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地球物理与内部动力学研究团队与美国学者合作,在地震形变理论计算方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提出了求解地球变形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的近似解析解方法,可计算任意球谐阶数的位错勒夫数,彻底解决了位错格林函数的收敛问题。“勒夫数”是英国科学家勒夫(Love, A. E. H.)在研究地球的潮汐变形时定义的用来描述地球受引潮力作用而变形的两个无量纲的量,用 h 和...
自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南缘在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的推挤下,青藏高原的高原面逐渐向北扩展。由此,一些研究认为,只要印度大陆持续向北挤压,高原会不断向北扩展;还有一些研究则认为,高原的北边界是固定的,只有先天较弱的区域才会变形成为高原,因此,随着高原南边界不断向北推移,高原南北向跨度会逐渐变小。目前,东北缘是高原地壳变形、增厚较强烈的区域。科研人员在东北缘的活动构造研究中发现断裂活动时间由高原边缘向周缘的...
自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南缘在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的推挤下,青藏高原的高原面逐渐向北扩展。由此,一些研究认为:只要印度持续向北挤压,高原还会不断向北扩展。而另一部分研究认为:高原的北边界是固定的,只有先天较弱的区域才会变形成为高原,因此随着高原南边界不断向北推移,高原南北向跨度会逐渐变小。目前东北缘是高原地壳变形、增厚最为强烈的区域。在东北缘的活动构造研究发现断裂活动时间由高原边缘向周缘的克拉通内部呈现...
中国地震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30日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揭牌。为切实发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地震预警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作用,加快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中国地震局依托减灾所成立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要承担地震预警技术开发、地震预警信息增值服务和中国地震预警网灾备相关任务。双方将以该中心成立为契机,共同组建中国地震预警创新团队,共同开展新一代地震预警科技创新攻关,共同研发“更快更准”的地震预...
近年来,断层面粗糙度成为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震学家认识到:地震是由于断层面上强度相对较高的锁固段突然破裂产生的,这些锁固段被称为凹凸体(asperity)。地震中滑动传播过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与这些凹凸体的分布有关。凹凸体的分布是断层面粗糙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断层面的形态对地震有着重要影响。
人工智能地质大数据分析是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核心是在物理规律约束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分析和挖掘有价值的核心信息和关键证据,以解决地质学的认知、发现、决策和评价等理论以及地质资源探测中的实际问题。
2020年12月4日-6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地震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简称“地空系”)承办。地空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仕勇以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的近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的战略研讨会。
核幔边界(Core mantle boundary, 简称CMB)位于地下2900 km深度处,将体积巨大的硅酸盐地幔和液态铁核分隔开来,是地球内部速度、密度跳变最为剧烈的界面,也是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中重要的热化学边界层。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碰撞带上,区域构造较为复杂,长期以来大地震活动性较高。最近一次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性大地震发生于2018年2月25日,矩震级为MW 7.5。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