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作物学 N2O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387 秒)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现代小麦品种高产低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这是继该团队揭示现代水稻品种高产低甲烷排放之后的又一新发现,相关研究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现代小麦品种高产低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这是继该团队揭示现代水稻品种高产低甲烷排放之后的又一新发现,相关研究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
为探究冬种不同作物、水旱轮作措施对稻田丰产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种种植模式,即紫云英-早稻-晚稻(C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马铃薯-早稻-晚稻(PRR),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CH4、N2O的全年排放通量,研究基于冬季不同作物的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及温室气体排放...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CO2/N2O排放强度远高于同区域的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定量揭示绿洲农田土壤CO2/N2O排放特征与减排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湖南双季稻稻田不施氮(NN)、当地常规(FP)、高产高效(YE)、再高产(HY)、再高效(HE)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温室气体(CH4、N2O)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CH4累积排放量变化为(206.5±37.5) kg·hm-2(FP,早稻)~(490.5±65.7) kg·hm-2(HE,晚稻),N2O-N累积排放量变化为(0.08±0.05) kg·hm-2...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研究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施用尿素、控释肥及尿素与控释肥配施(尿素与控释肥以3∶7配合施用)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配施处理和控释肥处理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分别减少40.4%和59.6%(P<0.05),其中烤田期分别减少65.1%和83.9%;与配施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处理N2O排放量略微减少(P>0.05),其中烤田期减少53.9%.施用控...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root nodules of soybean on the emission of NO and N2O, using three genotypes that were different in nodulating abilities, i.e., normal nodulating cv. ‘Enrei’, super-nodul...
采用了静态箱法研究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O排放通量峰值大约发生在施氮后的第3~7 d。小麦季土壤N2O排放量范围为N2O 2.43~4.84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54%~0.74%。水稻季土壤N2O排放量为N2O 0.89~2.45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39%~0.4...
在田间条件下,应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优化施肥下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反硝化和N2O的排放特征。研究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反硝化速率和N2O排放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均与土壤水分和无机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反硝化损失量及N2O排放量均表现出随施肥量的降低而降低,夏玉米季的反硝化损失量和N2O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小麦季的反硝化损失量和N2O排放量习惯施...
本文介绍了农田N2O排放连续自动测定系统的方法原理、系统整体构造和气路配置,并通过对华北平原旱地土壤夏玉米季N2O排放的连续观测,比较了连续自动测定方法与传统手动间歇取样测定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夏玉米季N2O排放具有明显的日排放规律,且在三叶期和十叶期施肥后存在明显的释放高峰;通过选取7:20、8:30、9:40、10:50、12:00、13:20、14:30、15:40、16:50和18:00...
利用土壤探头法和密闭气室法相结合 ,就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玉米生长期灌溉和降水对N2O气态损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N2O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在旱地土壤上 ,N2O的变化一般较小 ,但在降雨或者灌溉后无论是土壤N2O通量或者土壤剖面中N2O的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 ,且这种变化趋势与同时期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培养结果说明 ,在相同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