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激光物理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激光物理 系统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3.535 秒)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一种无扫描三维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探测方法及系统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一种v型槽光纤包层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及方法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离散激光测量系统光轴外化方法和集成调试方法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激光通信终端光路中继单元装检系统及基于其的检测方法
2023年6月8日,位于吉林空间目观测基地的1.2m 空间碎片测距系统首次联调成功,成功获得有效观测数据。参与本次联调实验的还有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经过各单位共同协作,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且状态稳定,成功获得2颗非合作目标和5颗合作目标的观测数据,表明1.2m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联调圆满成功。
2023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100PW激光系统色散控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ispersion management for a 100 PW level laser using a mismatched-grating compressor”为题发表在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
2022年7月6日,窦贤康教授激光雷达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3米和0.1秒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光学快报》上(Optics Letters 47, 3179(2022)),获得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并在本刊周期内保持下载浏览量Top1。
光阴极发射的电子束团由激光脉冲激发,因其产生的电子束发射度低、束团长度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由电子激光装置(FEL)和能量回收型加速器(ERL)上。目前在建和运行的绝大部分FEL装置均采用基于光阴极电子枪的注入器。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双CPA激光系统四阶色散(FOD)的被动控制上取得了进展,提出了一种“负正啁啾脉冲放大(NPCPA)”的新型双CPA激光系统设计。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著名期刊《光学快报》【Optics Express 28 (21): 31743 (2020)】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的激光测高分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对地激光测绘载荷,可在激光发射瞬时获取地面可见光影像及对应的激光光斑影像,通过精确测量激光脉冲在卫星与地球表面的飞行时间获得地面绝对高程信息。研制团队突破了激光落点区域角秒级精确定位和亚米级绝对高程获取等关键技术,使得激光落点位置测量误差优于角秒级,同时长寿命激光光源等核心组部件均为国内自研,将有望填补我国现有测绘卫星依赖人工...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研究员朱健强课题组在飞秒拍瓦激光系统色差补偿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对全系统色差的动态、精确预补偿方案,并在SG-II 5PW飞秒激光系统上获得了实验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ptics Express 27, 12,(201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