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感染性疾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感染性疾病学相关记录2008条 . 查询时间(5.656 秒)
张永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主任,生物医学信息中心主任,传染病相关疾病生物标志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际样本库协会(ISBER)委员,中国肿瘤微创产学研战略联盟肝癌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肝病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在王宝恩教授和张淑文教授的带领下,30余年来始终以提高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感染和相关脏器功能不全的疗效为中心,开展了从临床诊治到机理探讨的多层次系列研究,总结出急性重症感染的主要中医证型,并研制了系列方剂,制定了一整套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规范,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024年6月23日下午,由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办,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协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专病临床研究联合体(以下简称“研联体”)成立仪式顺利举行。“研联体”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资源整合协同,提升临床研究整体质量效率而成立。作为首批专病研联体试点单位,研联体旨在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NASH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技术发展,提...
2024年6月13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感染病研究中心鲁凤民/陈香梅研究团队在JHEP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Hepatitis B virus enhancer 1 activates preS1 and preS2 promoters of integrated HBV DNA impairing HBsAg secretion”的研究,该研究阐明了整合HBV DNA来源H...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利:一套可筛检疾病相关菌群的菌群互作网络标志物及其用途。
伊蚊是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基孔肯亚病毒等多种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蚊虫中肠既是其消化血餐和吸收营养的器官,还是病毒感染蚊虫并复制增殖的初始靶器官,在蚊虫传播病毒和防御病毒中起双重作用,是研究蚊虫-病毒相互作用的重要模型。蚊虫传播病毒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中肠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而中肠细胞的异质性会影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在单细胞水平研究蚊虫感染传播病毒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针对埃及伊蚊仍缺乏可用的...
2024年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生物纳米材料研发团队与多家医院合作,针对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临床问题,设计制备了多种抗菌性多肽及相关功能性材料,并在多种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上得到了验证。
2024年5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联合仁济医院夏强院士团队、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研究员团队和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钟桂生研究员团队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Efficient expansion and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correction of ...
2024年5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 Life Metabolism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尹慧勇研究组题为“Fatty acid oxidation-induced HIF-1α activation facilitates hepatic urate synthesis through upregulating NT5C2 and XDH”的合作研究成...
人口老龄化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衰老是一个跨越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以至整个机体系统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因此,精准定位和干预关键靶点对于开发延缓衰老和防治相关疾病的新策略至关重要。疫苗,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手段,展现出在衰老及相关疾病干预中的巨大潜力。尽管针对衰老相关疾病的疫苗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数据,但目前的成效尚未达到预期,且针对衰老过程本身的干预疫苗尚处于起步阶段。...
红细胞生成是一个复杂、动态、受严格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该过程可产生人体所有的成熟红细胞。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祖细胞(HSPCs),并依次经历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成红细胞前体(pro-E)、嗜碱性成红细胞(Baso-E)、多染性成红细胞(Poly-E)、正染性成红细胞(ortho-E)等阶段逐渐分化成熟,脱核后成为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能...
梁旭竞 副教授,擅长:长期从事感染内科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20余年,擅长慢性乙肝与丙型肝炎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肝病的诊治,对肝硬化腹水、肝衰竭、肝性脑病等疾病的救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对不明原因发热、寄生虫疾病、恙虫病等各类感染性疾病亦颇有经验。
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2024年活动主题为“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为响应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号召,让全社会共同关注肝炎防治工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门诊)联合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4年3月18日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消除肝炎危害,守护肝脏健康”肝病咨询义诊活动。
2024年2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段佳团队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上发表了题为“Cryo-electron microscopy for GPCR research and drug discovery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的研究综述。该综述深刻探讨了冷冻电镜(Cryo-EM)在理解和开发以GPCRs...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HEV)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也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约330万人出现戊肝症状,造成7万例死亡。由于临床上普遍存在误诊、漏诊戊肝的情况,其发病率及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在多数情况下,戊肝呈自限性,但在孕妇及患有基础慢性肝病等特殊人群中预后较差,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