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作物学 STS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72 秒)
近日,兰州分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2019年STS区域重点项目“祁连长毛牦牛繁育技术集成和示范”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兰州大学、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总站等单位的技术专家和近代物理研究所、国家授时中心的财务专家共同组成。兰州分院科技合作处、西北高原生物所科研处、项目组成员和合作单位代表等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会。
2017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STS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启动及实施方案研讨会在河南省永城市召开。中科院院士朱兆良、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海河、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吕纯操,河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李明、河南永城市市长李中华以及来自中科院、河南、安徽等单位的40余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合肥研究院技术生物所所长吴李君主持。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面积达到8000多万亩,但受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等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总体呈现增长速度不快、生产水平不高、发展参差不齐等特点。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2020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面积、水资源等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农业科技力量的交流合作,促进小麦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推进黄淮南片“第二粮仓”建设,2015年5月19至21日,中国科学院“第二粮仓”STS预研项目组与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在安徽龙亢农场和涡阳县联合召开小麦绿色模式攻关现场观摩及交流会。
The codominant STS marker MWG838, linked to BaYMV/BaMMV resistance gene ym4, was introduced into a winter barley breeding program. Lines of F2 and F3 progenies were created from crosses of the gene ym...
为了把特异性分子标记与抗病性鉴定有效地结合起来,用含有不同抗叶锈基因的54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对与抗叶锈基因 Lr20、 Lr28和 Lr29( Lr29UBC和 Lr29OPY)连锁的STS、SCAR标记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分别扩增出片段大小依次为540、378、1 000、900 bp的条带,与报道片段大小一致。同时...
为了把特异性分子标记与抗病性鉴定有效地结合起来,用含有不同抗叶锈基因的54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对与抗叶锈基因 Lr20、 Lr28和 Lr29( Lr29UBC和 Lr29OPY)连锁的STS、SCAR标记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分别扩增出片段大小依次为540、378、1 000、900 bp的条带,与报道片段大小一致。同时...
The elucidation of Sorghum bicolor intraspecific genetic diversity is of interest in studies on evolutionary forces under domestic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has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目的】开发出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分子标记,并对新标记的应用进行研究,为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条由小麦2D染色体上PPO基因编码的mRNA序列(GenBank:AY515506)设计引物,对7个高PPO活性和7个低PPO活性小麦品种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有差异的引物,对130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检测,验证不同带型与PPO活性的相关性,并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四体及双端体对STS...
【目的】明确矮秆基因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有助于改良小麦株高和提高产量潜力。【方法】选用中国主要麦区品种(系)239份,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 (Rht1)和Rht-D1b (Rht2)的分布规律,验证其PCR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可用性。【结果】(1)Rht-B1b和Rht-D1b特异性STS标记可以准确检测小麦品种的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2)Rht-B1b...
在证实Vrn-A1春化基因的STS标记与CAPS标记结果一致的基础上,用STS标记检测了全国主要麦区历史上大面积推广和当前主栽的250份品种的春化基因Vrn-A1。结果表明,中国品种Vrn-A1基因平均分布频率为36.8%,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不同,依次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100%)>新疆冬春麦区(42.9%)>西南冬麦区(35.3%)>黄淮冬麦区(19.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金刚30(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用水稻白叶枯病广致病菌系P6进行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RFLP探针对F2群体中的145个感病单株进行RFLP检测和连锁分析,获得了6个与Xa23紧密连锁的RFLP分子标记。其中RFLP标记C10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