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水牛相关记录138条 . 查询时间(0.105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家畜研究所“畜禽牧草遗传资源联合实验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利用多种组学方法,研究揭示了水牛白毛色性状的致因突变和分子调控机制,为我国白水牛特色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
“我在广西工作两年所取得的成果,相当于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总和。”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巴基斯坦的科学家Faiz-ul Hassan说。Faiz-ul Hassan是动物遗传育种博士,他原先在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任教,曾培育出新品种的杂交奶牛和鸡。2018年11月,Faiz-ul Hassan通过中国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简称“国际杰青计划”),受聘到广西水牛研...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补饲半胱胺和烟酸铬对水牛泌乳性能、抗氧化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615±21)kg]、胎次(3~5胎)和产奶量(5~6 kg/d)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尼里-拉菲奶水牛20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Ⅰ、Ⅱ、Ⅲ和Ⅳ组),每组5头。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其中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2.5 g/(d·头)半胱胺,Ⅲ组饲喂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条件下不同比例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混合物对水牛瘤胃甲烷产量、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母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试验共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硝酸钠和延胡索酸二钠的添加比例分别为2:1、1:1、1:2,对照组不添加任何两者混合物。每组均添加0.25 mg·mL-1的α-亚麻酸,试验组硝酸钠和延胡索酸...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 μmol·L-1)处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8 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在UNC0638(0(对照组)、0.5、1.5、2.5 μmol·L-1)...
旨在鉴定分析水牛乳腺泌乳期和非泌乳期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作用机制。采集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乳腺组织,利用Solexa测序技术构建2个时期miRNAs表达谱,鉴定前体miRNAs、成熟miRNAs和新miRNAs,分析miRNAs的第一偏好性核苷酸和染色体分布,发掘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高表达及差异表达miRNAs。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了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乳腺组织2个miRNA表达谱,分别获得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梁贤威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奶水牛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与应用”通过验收,这表明我国奶水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是水牛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该项目围绕我国奶水牛产业育种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与意大利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引进意大利水牛SNP90K芯片技术和评估、沼泽型水牛高通量测序、中国奶水牛SNP20...
水牛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水牛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双重管理,是广西水牛研发中心、育种中心和全国最大的良种水牛繁育基地。近年来,围绕水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水牛营养、水牛乳制品研发和水牛产业开发等领域,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取得了突出成效,特别是在水牛胚胎生物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一套重复性好、技术成熟的水牛胚胎体外生产体系,创下了十项世界第...
本研究旨在建立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前后GV/MⅡ(Germinal vesicle,GV)/(MetaphaseⅡ,MⅡ)期对应的卵丘细胞miRNA数据库,筛选两个时期差异表达的miRNAs,为进一步阐明miRNA通过调控卵丘细胞中基因表达进而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收集水牛GV/MⅡ期的卵丘细胞,提取总RNA,利用Solexa测序技术获取小RNA测序数据,并进行生...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联合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蛋白质组,以期为揭示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理、筛选与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相关蛋白质奠定理论基础。从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中分别鉴定到647和570种蛋白质(FDR<1%)。其中,鉴定相同蛋白质414种;GV期和MII期卵母细胞特有鉴定蛋白质分别为233种和156种。通过谱...
本研究旨在利用RNA-seq技术对不同季节槟榔江水牛全血mRNA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季节精液品质候选基因。选取5头生长状况相近的3~5岁槟榔江水牛,进行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精液品质(鲜精活力、精子畸形率、射精量、精子密度)检测。根据精液品质,选取差异极显著的春(BL)、夏(SBL)两个季节的水牛样品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分析。颈静脉采集全血,抽提mRNA并组内混合制样,利用RNA-seq技...
旨在探讨bbu-miR-103-1在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的差异表达模式,并预测其靶向调控基因及功能。本研究应用qRT-PCR检测bbu-miR-103-1,在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的差异表达。构建bbu-miR-103-1前体表达质粒LpEZX-pre-miR-103-1,并在293T细胞中包装高滴度的慢病毒颗粒,用于感染水牛乳腺上皮细胞实现过表达bbu-miR-103-1,同时应用化学合成的bbu...
本研究旨在探讨BMP1基因对体外培养水牛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采用qRT-PCR检测体外培养0、24、48、72和96 h水牛颗粒细胞中BMP1基因的表达规律,通过在水牛颗粒细胞培养液中添加BMP1基因重组蛋白和抗BMP1抗体,观察其对体外培养水牛颗粒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并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颗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副所长梁贤威、邹彩霞陪同广西科技厅副厅长刘建红等一行6人赴意大利开展了为期5天的科技考察,并与意大利农业研究委员会正式达成了共建中意水牛联合研究中心的意向。
本研究旨在检测水牛STAT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究中国水牛多态性位点的群体遗传特征,寻找与产奶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和测序法筛选水牛STAT1基因序列的SNPs,以357头水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对群体进行了基因型检测,运用SAS(9.3)软件一般线性模型(GLM)对STAT1基因型与产奶性状的关联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