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ZnO”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234 秒)
ZnS与NaCl共混煅烧法制备高效绿色ZnO荧光粉
绿色荧光粉 制备 缺陷
2009/11/13
以氯化钠为助熔剂,在较低温度(约700℃)下的空气气氛中煅烧硫化锌合成了ZnO绿色荧光粉. 测定了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硫、氯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合成荧光粉的主晶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并有少量残存的ZnS相存在. 在350 nm波长光激发下,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只有505~510 nm绿色峰,无380 nm激子发射. 根据给体-受体机制,该发射是源于光生电子从局域...
以ZnO微球为模板制备硫酸葡聚糖/鱼精蛋白胶囊及其缓释行为
层层自组装 氧化锌微球 鱼精蛋白
2009/11/6
以ZnO微球为模板,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壁材为鱼精蛋白(PRM)和硫酸葡聚糖(DXS)的生物可降解聚电解质胶囊. ZnO微球呈良好的单分散性,具有5 nm以上的中孔,装载荧光素后生成荧光微球. 在ZnO微球外交替吸附鱼精蛋白和硫酸葡聚糖,制得核-壳型ZnO/(DXS/PRM)8复合微球;采用稀HAC溶液去除ZnO模板后,可生成(DXS/PRM)8胶囊. 以水溶性多柔米星药物分子作为目标物,研...
水浴法制备ZnO纳米棒及其场发射性能
水浴法 ZnO纳米棒 晶种层
2009/10/22
用硝酸锌(Zn(NO3)2·6H2O)与六亚甲基四胺(C6H12N4)以等浓度配制成反应溶液,通过水浴法制备出了形貌可控的棒状ZnO纳米结构,讨论了不同反应浓度及衬底对ZnO表面形貌的影响.样品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在有晶种层的衬底上制备出的ZnO纳米棒沿(001)方向并垂直于衬底表面生长.随着反应浓度的增加,ZnO纳米棒的直径增大,长径比减小.样品的场...
ZnO films grown by pulsed-laser deposition on soda lime glass substrates for the ultraviolet inactivatio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s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zinc oxide ZnO
2010/1/19
We found that a ZnO film of 2 μm thickness which was laser-deposited at room temperature onto a plain soda lime glass substrate, exhibits notabl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 biofilm of Staphyloco...
K掺杂p型ZnO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掺杂 射频 磁控溅射
2009/5/25
以ⅠA族元素钾(K)作为掺杂剂,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单晶Si(111)衬底上成功生长了K:p-ZnO薄膜.采用Hall测试仪、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谱等测试分析技术,对其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p-ZnO薄膜呈现良好的(002)单重择优生长特性,当衬底温度为500℃,氧分压为30%时表面粗糙度仅为89.05nm,其相应的空穴浓度为5.45×1017/cm3,迁移...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技术制得了新型SrO-ZnO-B2O3-SiO2-M2O3(M=Y, La, Gd)发光玻璃。对玻璃密度、紫外?可见光区的透过性能以及荧光发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rO-ZnO-B2O3-SiO2(SZBS)玻璃在可见光区具有高透过性能,稀土氧化物的引入增强了玻璃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SZBS玻璃的激发主峰位于221 nm附近,发射光谱则是峰值位于410、475和502 nm附近的...
该项目为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11007088-5 。纳米ZnO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得纳米ZnO产生了其本体块状物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而,纳米ZnO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具有一般ZnO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用途。近期的研究表明,通过掺杂和纳米复合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纳米ZnO性能。中国在纳米ZnO的制备技术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基础...
电沉积纳米ZnO薄膜
纳米
2007/12/25
在硝酸锌溶液中电沉积ZnO,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槽液浓度、pH值以及电流密度对纳米ZnO薄膜电沉积的作用.用XRD分析了纳米ZnO的组织、结构与成分,SEM获得了纳米ZnO的表面形貌.
退火对溅射ZnO薄膜的形貌和内应力的影响
ZnO薄膜 退火 形貌 内应力
2007/12/18
摘要 用超高真空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高C轴取向的ZnO薄膜,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退火对ZnO薄膜形貌和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温度退火后薄膜的形貌和内应力得到改善,通过增氧、缺陷原子的热激活和晶粒融合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薄膜中由热效应、缺陷效应和粒子注入效应等引起的张应力,薄膜组织致密化并且柱状晶粒取向趋于一致。450℃退火的ZnO薄膜具有最低的张应力和最佳的结晶质量。
PEG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ZnO薄膜
2007/12/18
摘要 以醋酸锌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通过聚乙二醇(PEG)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ZnO多孔薄膜。利用IR、TG-DTA、XRD及SEM等测试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样品在溶胶-凝胶及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研究了前驱体浓度、PEG2000加入量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的浓度为0.6mol/L的溶胶在70℃水浴时,加入PE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