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田测量 >>>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农田测量 GIS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178 秒)
为了获取田间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分别配备了由2台AgGPS132接收机、1台Trimble PDA组成的DGPS采样系统及由手持GPS76、HP iPAQx2100组成的手持GPS导航采样系统。在一块冬小麦田,操作这2套系统进行采样点的位置信息采集, 并进行数据转换,计算分析相邻两点之间的定位测量误差。实验表明,2套系统均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田间信息的定位采集。从定位测量的精度看,DGPS采样系统的...
提出利用GIS 与TM资料集成技术估算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早稻种植面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ARC/INFO对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数字化,建立拓朴关系后将其转化为栅格,然后进行投影变换,使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图、TM数据具有相同的坐标,最后利用土地现状图,提取水田分布图,对水田分布图进行分类估算早稻种植面积。不同方法比较结果表明:非监督分类法不能用于提取丘陵山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只用TM资料估算龙游县早稻...
该文基于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图形数据以及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详细研究了中国2000多个县域单元农田氮素养分的收支平衡状况,并将研究结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发现,中国农田氮素投入总量为34.22×106 t,农田氮素支出总量为31.57×106 t,农田氮素处于盈余状态,盈余总量为2.65×106 t;在县域层面上,农田氮素处于亏缺的县域单元数占全部县域单元数的37.68%...
针对目前农用地分等方法中的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将模糊理论、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网络与GIS相结合,构造出一种新的农用地分等模型—模糊SOFM-GIS空间聚类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广东省高要市农用地进行农用地分等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模糊SOFM-GIS空间聚类模型进行农用地分等评价具有稳定、结果可靠等特点。
利用Arc/Info GIS和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江汉平原后湖地区农用地进行了定级评价,从而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促进农用地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样区土地质量影响因素和因子;利用Arc/Info软件矢量化提取相关图层后,对道路、水渠作缓冲区分析和多图层叠加确定评价单元;根据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应用模糊物元分析法求出定级因子的权重和各评价单元的关联度;根据总分值频率...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湖北省潜江市后湖农场流塘分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最大生产潜力和最高经济效益两种方案下的土地评价系统。系统中针对不同方案、不同作物分别确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采用标准化函数的方法对分级标准及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GIS技术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并绘制土地多宜性评价专题图。结果表明:流塘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