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病毒学 HIV相关记录89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美国杜克人类疫苗研究所研究人员对艾滋病病毒(HIV)表面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观察到,HIV包膜上有一种糖蛋白,可在百万分之一秒内打开和关闭。如果能够将抗体特异性地附着在这个小结构上,防止它突然打开,将是阻止感染的关键。这一发现有望带来一种新的病毒表面处理方法,最终开发出艾滋病疫苗的广泛中和抗体。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免疫学和传染病系罗杰· 夏皮罗(Roger L. Shapiro)团队一项在感染艾滋病毒(HIV)的儿童中进行的早期试验表明,广谱中和抗体(bNAb)可为控制HIV-1复制提供标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替代方法,并可能对HIV-1病毒库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相关论文于当地时间7月5日在线...
德国科学家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发现,一名白血病患者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9年、暂停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4年里,表现出对1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持续抑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及HIV携带者共约3840万例,新感染约150万例,全年死亡约150万例。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成功应用使艾滋病逐渐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但仍缺乏有效清除病毒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目前已有30多种靶向HIV-1生命周期不同过程的艾滋病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但绝大部分属于直接靶向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易产生获得性耐药突变。相...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段子渊和陈小平联合课题组,通过建立中国猕猴HIV(人免疫缺陷病毒)和疟原虫共感染模型,比较SIV(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前的预存疟疾和SIV感染后的随后疟疾对SIV感染进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人合并感染HIV和疟疾的研究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在研究共感染问题时,应强调两种病原体(HIV和疟原虫)的感染顺序。相关研究成果7月1日在Cell Communication ...
由于至今没有艾滋病疫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是目前临床上最行之有效的防治HIV/AIDS手段。cART能有效地抑制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将病人的病毒载量抑制到检测线以下,但其仍然不能彻底地清除体内病毒和无法治愈HIV/AIDS患者。HIV潜伏库的存在是阻碍艾滋病治愈的根本原因。潜伏病毒库在HIV感染宿主后几天之内就会形成。HIV基因组逆转录后可整合于宿主基因组中,整合的病毒基因组激...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Dan Barouch和合作者研究了一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抑制剂,能够通过一次剂量为恒河猴提供长期保护,避免其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HIV)。这类抗病毒药或有望改进预防手段以减少HIV传播,但还需临床试验评估这类抑制剂对人类的有效性。相关研究12月8日发表于《自然》。
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是一种利用抗病毒药物阻断HIV暴露后传播的生物医学干预措施,暴露是指发生了易感染HIV的行为。PEP是预防HIV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天然抗体可以靶向病原体表面上的宿主聚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人类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一组新发现的与HIV病毒外壳上的聚糖结合的抗体能够有效地中和这种病毒,并指出一种新的疫苗方法也可潜在地用于对抗SARS-CoV-2和真菌病原体。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5月20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Fab-dimerized glycan-reactive antibodies...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全球大约有3800万人感染了HIV。小型的CD4模拟化合物(CD4mc)能够促进抗体识别未配合病毒包膜(Env)上的表位来使得HIV-1感染的细胞对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变得敏感,将CD4mc与两个CD4诱导(CD4i)抗体家族结合就能够使得Env稳定在对ADCC...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IL-21 and IFNα therapy rescues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NK cells and limits SIV reservoir in ART-treated macaqu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基斯国家灵长动物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确定了一种白介素-21(IL...
聚醚类抗生素(polyether antibiotics)是一类具有多个不对称中心,并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四氢呋喃环和四氢吡喃环的聚酮羧酸类天然产物。目前已报道的并阐释了生物合成途径的聚醚类抗生素包括莫能霉素(monensin)、拉沙里菌素(lasalocid)、南昌霉素(nanchangmycin)、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和盐霉素(salinamycin)等等,其展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的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秦川团队筛选得到了针对全新靶点的抗艾滋病病毒(HIV) 多肽。6月3日,该成果以“An amphipathic peptide targeting the gp41cytoplasmic tail kills HIV-1 virions and infected cells”为题发表于《科学·...
2020年5月15日,《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IV-1 viral cores enter the nucleus collectively through the 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采用细胞分子影像和电镜观察,发现HIV-1携带衣壳的病毒核心进入细胞核途径。经典理论认为,...
科学家们近20年来首次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新型HIV毒株,这一消息最近迅速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一发现对HIV的流行整体反应意味着什么?来自美国雅培公司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上发表了这一研究发现,这种新型的HIV毒株亚型是科学家们自2000年首次制定HIV新毒株分类指南以来发现的首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