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皮相关记录73条 . 查询时间(0.228 秒)
2023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玉荣研究员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发表了题为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Daphenyllin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从简单易得原料出发,只需14步反应即可实现复杂虎皮楠生物碱(-)-Daphenylline不对称合成新路线。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石榴皮提取物中获得鞣花酸的沉淀方法,该方法基于鞣花酸在水中和甲醇中的溶解度差的特点,利用溶剂沉淀法将鞣花酸从石榴皮提取物中沉降出来。以沉淀中鞣花酸占石榴皮提取物中鞣花酸总量的比率为沉淀率,通过沉淀溶剂和沉淀浓度的考察,确定了沉淀溶剂甲醇‑水中甲醇含量在0至80%之间鞣花酸皆可实现有效沉降,且可除去石榴皮提取物中的沉淀,解决其水溶解过程中出现沉淀问题。所得上清液浓缩过滤后...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裂叶荆芥精油和石榴皮有效组分组合物的用途,是将石榴皮有效组分和小裂叶荆芥精油,通过国际上公认的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液基稀释法(M27‑A3)方案用小裂叶荆芥精油联合石榴皮有效部位对白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10231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结果表明:将二者联合用药对白念珠菌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与单独使用时相比较联合使用时石榴皮有效部位的最低抑菌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抗氧化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的石榴皮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石榴皮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物为原料,利用非线性反相色谱技术,纯化得到得到安石榴苷含量高达60.6%的石榴皮有效组分,通过考察分析柱在不同上样量下所得石榴皮有效组分中安石榴苷的含量、回收率及制备效率,从而得到了具有强抗氧化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的石榴皮有效组分。该方法工艺稳定,非常适合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为基于石...
虎皮楠生物碱是天然产物合成领域一类引人关注的目标分子。该家族包含300多个成员,在过去50年间仅有30多个成员的合成见诸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昂课题组在虎皮楠生物碱合成研究中取得了系列进展,先后实现了daphenylline、daphniyunnine C (longeracinphyllin A)、daphnilongeranin B、daph...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石榴皮亭A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低温液相色谱及异构化切换纯化方法相结合,以石榴花提取物为原料,可从石榴皮提取物中获得纯度高于98%的石榴皮亭A对照品。该方法首次获得高纯度的石榴皮亭A对照品,满足石榴皮亭A国家标准品的申报要求,可为石榴花皮/花或其他以石榴皮亭A为有效成分的药材质量控制做出贡献。这对含有石榴皮亭A的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石...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溶剂效应的从石榴皮提取废弃物中快速回收安石榴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溶剂效应,以甲醇水、乙腈水或甲酸水为分散溶剂,将石榴皮提取物在沉淀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即石榴皮提取废弃物)分散,再进样至反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通过控制进样溶剂的体积和洗脱强度,以及流动相的洗脱强度,在分离过程中形成溶剂效应。大极性的安石榴苷在溶剂峰处快速洗脱出来,而小极性的杂质保留在反相色谱柱上,从而达到分离的效...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6''?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的用途。该化合物经初步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6''?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在制备治疗白癜风的药物中的用途。该化合物能够显著促进黑色素合成的作用,且在相同剂量下,优于阳性对照药8?甲氧基补骨脂素,为白癜风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用活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又名贴梗海棠,为蔷薇科木瓜海棠属落叶灌木。皱皮木瓜花朵艳红,贴生枝干之上,鲜艳夺目。陆游“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中所指便是贴梗海棠。除观赏价值外,皱皮木瓜还兼具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其干果富含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构建皱皮木瓜高质量基因组,解析皱皮木瓜药用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可为调控其重要药用成分的生物合成...
利用硼酸功能化的磁性碳纳米管作为反应基质,采用一种简便、绿色的硼酸亲和表面定向印迹法制备了槲皮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应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特异性识别.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形貌和晶型结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槲皮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容量(4.57μg/mg)、良好的印迹效果(IF=8...
以Ce(NO3)3·6H2O、橘子皮为原料,利用共沉积法制备氧化铈水合物与橘子皮混合物(CeO2·xH2O@OPP),通过在N2中煅烧CeO2·xH2O@OPP获得CeO2@C复合材料。利用FT-IR、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光电流测试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C保留了较多的有机官能团,材料内具有较丰富的氧空穴及碳键,Ce、C、O元素均匀...
PEG/PLGA热致凝胶体系由于其具有温度升高时产生的溶液-凝胶(sol-gel)相转变,已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研究。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逾渗胶束网络形成的凝胶体系会发生胶束的进一步聚集,导致出现第二个相转变:凝胶-溶液(gel-sol(suspension))相转变,体系会由原来的凝胶变为可流动的混悬液。而相比于第一个相转变的应用广泛,针对第二个相转变的应用却几乎没有。
中子皮是原子核的关键物理参数之一,对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有重要的约束作用。本工作主要利用12C+96Zr弹性散射角分布研究96Zr的中子皮,首先采用Woods-Saxon势,通过改变实部势参数得到与实验数据拟合最优的1组光学势参数,然后利用双折叠势模型(DFM)计算96Zr在不同中子密度分布下与12C的相互作用势,通过比较两组相互作用势,找出与最佳光学势对应的96Zr核的中子分布均方根半径,从而得...
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翟宏斌课题组以(–)-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enylline(图1)这两个六环天然产物分子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均属于Calyciphylline A类虎皮楠生物碱。其中(–)-Daphnilongeranin B具有正常的Calyciphylline A类虎皮楠生物碱的骨架特点,而(–)-Daphenylline是迄今为止分离得到的...
2017年4月15日,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兰州大学和甘肃寿鹿山药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葡萄籽/皮中有效成分提取与产品开发”进行了验收。来自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北京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甘肃分所的验收专家,详细审阅了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张浩力教授所做的项目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进行了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