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民族学 织女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205 秒)
国内的牛郎织女研究大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纵观80余年学术史120余篇论文,大多乏善可陈,其种种流弊,折射出整个人文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不尊重前人劳动成果、二手三手材料的反复转用、不合逻辑的材料堆砌、牵强附会,乃至重复操作、以讹传讹,都在牛郎织女研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目前的资源储备与研究范式看,至少在牛郎织女研究领域,传统的历时研究已经陷入困境,资料匮乏,明显不足以支持更深入细...
俗称中国“四大传说”的孟姜女传说、梁山伯祝英台传说、白蛇传传说,以及在民众中也流传非常广泛的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于2006年5月20日被纳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我国文化史上开了民间传说受到国家保护的先河。但公众对于“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竟然没有一个地方申报、故而未能进入第一批国家名录感到非常遗憾和失望,自然也成为我们这些多年来从事民间文学搜集、研究与保护工...
关于牛郎织女的载录或介绍,以及歌咏、鉴赏,代有人在,自古迄今未尝断绝。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则是发韧于海外。1886年,法国人JJM De Groot就在他的Les Fêtes Annuellement Célébrées à Emoui一书中对牛郎织女与七夕风俗展开过讨论。1917年,长井金风《天风姤原义(牵牛织女由来)》对牛郎织女进行了专题研究。国内的牛郎织女研究起步略晚,较早的有钟敬文19...
织女的身世、容貌与婚姻     织女  容貌  身世  婚姻       2009/4/23
1928年,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把牛郎织女故事界定为“现所存最完整而且有趣味的星神话”,指出早期的“牵牛”和“织女”只是两个星座的名称,并没有恋爱的意思,推测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大约是在汉代初年。 后人在此基础上做了许多文献梳理工作,王孝廉甚至把牛郎织女正式开始恋爱的时间具体在东汉末到三国的一百多年间。因为只有当“牵牛”由“祭祀用的牛”进化成了“牵牛的男人”时,他与织女才有擦出爱情火花...
织女的身世、容貌与婚姻     织女  身世  容貌  婚姻       2011/1/7
1928年,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把牛郎织女故事界定为“现所存最完整而且有趣味的星神话”,指出早期的“牵牛”和“织女”只是两个星座的名称,并没有恋爱的意思,推测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大约是在汉代初年。
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     牛郎织女故事  演变       2014/6/20
“牛郎织女”是我们民间传说中最普遍最动人的故事之一。由于年长月远,经过不同时代、不同观点、不同爱好的人们,口头的和笔录的辗转传播,以及和情节类似的故事的互相羼混,到现在,全国各地,无论在主题思想上,在故事情节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正如别林斯基谈到俄国古代故事时一样,“这些故事在很久之前,保存在人民的记忆中,每一世纪都在改变着,无论在辞句上,或内容上,都在修改着,等到识字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的时候,...
故事完善起来的文字证据,是西汉刘安《淮南子》中,有了“七夕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中则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皆髨,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则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南朝梁殷芸《小说》和任昉《述异记》都做了完整的故事记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