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农业经济学 >>> 农业生态经济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业生态经济学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0.421 秒)
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为水鸟等湿地旗舰物种提供了核心栖息地。湿地关键生境功能区(KHFAs)是指具备重要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区域。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湿地退化与丧失,正持续威胁这些区域的生态健康。湿地KHFAs的萎缩将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尤其危及依赖湿地生存的水鸟及其他物种。因此,精准量化湿地KHFAs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对于实现可持续...
植物功能性状的表达及其权衡关系随着植物所处的纬度、气温、降雨等环境梯度而发生改变。通过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来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2025年1月10日至13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敏研究员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牛羊营养代谢平衡与甲烷减排技术”2024年度总结会暨2025年度计划会在南京农业大学顺利召开。项目管理部门和会议承办单位领导、专家组和项目组成员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王洪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2022年度主题案例项目《绿色发展引领下的生态农业创新实践》经严格评议后顺利结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农大肥业:如何进行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将入库到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
冬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气候变化导致世界范围冬小麦主产区变得更加干旱。抗旱作物品种的选育是应对干旱对作物生产影响的重要措施。提升作物抗旱性需要维持作物在有限供水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更需要提升其收获籽粒产量的能力。针对大量遗传育种材料和品种,获取不同供水条件下的籽粒产量周期长、投入大,并受到年际生长环境变化影响。找到简单、准确、快速预测作物品种抗旱性的方法,能够提高作物抗旱品种选育的效率。
2024年7月6日,以“共建中国智慧农业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智慧农业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人工智能分会、上海兰桂骐科学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联合举办。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是重要的“碳汇”。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红树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且被开垦为沿海农田和水产养殖池。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总体上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点,且面临的威胁已由早期的毁林破坏转变为因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生态退化。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红树林潜在分布和碳汇的影响对于其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15种主要红树林物种,构建了高精度的物种...
21世纪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业骤旱激增,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影响巨大。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全球骤旱频发的热点地区。因此,了解骤旱演变对东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侵蚀尤其是沟道侵蚀威胁东北黑土区的生态环境与粮食生产能力。当前,东北黑土区约有66.67万条侵蚀沟。切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退化的重要指标,是连接上坡和下游渠道的重要途径。然而,人们对切沟如何调节融雪期间集水区径流、泥沙和养分流失过程知之甚少,限制了对东北黑土区以土壤侵蚀防治与非点源污染控制为目标的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策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也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引。“两山”理念指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从根本上把握了人与自然动态统一的辩证关系。然而,目前在“两山”实践的进展、转化成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等方面仍缺乏定量研究。
Rapi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have increased the need for grain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as more grain is being consumed and croplands have been moved away from cities. Increased grain tran...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在水源供给、增湿降温、雨洪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不断加大湿地的保护和城市湿地的建设,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湿地总体上仍大面积损失。城市湿地萎缩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城市可持续性。如何实现快速、准确的城市湿地监测,获取长时序、高频次的城市湿地时空动态变化信息,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湿地保护的重要课题。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两千多年前收获大豆的场景随着诗句浮入眼前。大豆古称菽,起源于中国,且在我国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史,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各国十分重要的粮油作物。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材详情见附件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2019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国家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2018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05);长期致力于创新经济学、数字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国际化的视野与方法追踪国际学术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