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作物学相关记录40423条 . 查询时间(2.334 秒)
2024年5月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站承办的2024年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在南宁开幕,本次大会以“推介新品种 丰富菜篮子”为主题,集中展示123家单位共计1658个蔬菜及鲜食玉米优新品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郑洪建研究员应邀参会并作了专题报告。
很抓时机,搞好冬培:苎麻冬培是保证苎麻高产、稳产和三季麻平衡增产的关键性措施。冬季深中耕,结合施肥、培土,创造了疏松、肥沃、温暖的环境,为三季麻的丰产奠定了基础。冬培包括深中耕、施冬肥及培土三个环节。
麦冬的施肥方法(图)     麦冬  施肥方法  技术要点       2024/5/23
麦冬喜肥,下足基肥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比施用,可增加麦冬产量构成因素中每丛块根数和块根粒重,以提高产量。氮肥、钾肥对产量有显着的影响,磷肥则不明显。氮肥与磷肥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呈互补关系,在较低磷肥时随施氮肥的增加而产量增加,反之则下降。高氮、高钾、低磷配方施用能达最高产量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麻黄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麻黄种植用的辅助固定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保护壳、固定环和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连接杆的顶部焊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内部的固定环内部活动安装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内部粘贴有保温层,固定板的两侧活动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之间焊接有插块,活动块之间活动安装有套杆,套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杆,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
为落实“中国农业大学与甘肃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战略框架协议”要求,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24年5月22日,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党委书记黄振华、院长白小明带队,一行7人来访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座谈交流活动,活动由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主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麻黄轻基质的培育方法,包括了六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培育木麻黄苗时,利用木屑覆盖物可预防杂草,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严格控制木麻黄种子的种植环境和工序,和对木麻黄苗进行修剪和保护,避免木麻黄苗受到动物撕咬或营养不均衡出现生长异常的情况,通过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控制浇水次数,避免木麻黄苗浇水过多或过少对生长造成影响,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木麻黄种子苗的生长效果,通过采用轻基质木麻黄苗木造林...
小麦灌浆期有五怕     小麦  灌浆期  关键时期       2024/5/23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小麦有五怕,对小麦的成熟丰收构成威胁。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天冬氨酸以及含天冬氨酸的制剂或肥料在促进棱果花幼苗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天冬氨酸以及含天冬氨酸的制剂在促进棱果花幼苗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天冬氨酸能够促进棱果花幼苗的光合作用和株高,实现促进棱果花幼苗生长的效果,而且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向作物根区适时适量、集中高效供应水分和养分,能够及时有效满足作物水肥需求,是实现玉米密植和水肥精准调控,支撑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举措。为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服务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国审品种“滇北”鸭茅。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联合中山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揭示了miR397-OsLAC-OsTTL通路调控水稻产量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
一般砂仁经授粉后15天,果实大小在1厘米以下时会发生落果现象,持续时间可达15天。初花期形成的幼果较少脱落,盛花期、末花期形成的幼果约脱落50%。
2024年5月17-19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在河北省石家庄成功举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产品保鲜加工中心副主任柳洪入博士参会,并做了“大蒜素对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防控研究与保鲜应用”的学术报告,重点汇报了中心在草莓采后灰霉病防控与高质保鲜技术研究工作与基于大蒜素的保鲜产品开发成果,并介绍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保鲜加工学科布局和建设方向。报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部分农户为了提高除草效果,盲目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导致药害的发生。过量使用除草剂会使作物叶片出现灼伤斑点、叶色浓绿等症状,进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农谚讲,小满小满,籽粒渐满。“小满”将至,黄淮海主产区冬小麦大多处于灌浆期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小麦苗情普遍较好,穗数充足,奠定了丰产丰收的基础。但由于今年小麦群体普遍较大,部分地区春季施肥偏早,加之降水充足,小麦基部节间过长,根系偏少、下扎较浅,又遇上近期大风天气,部分麦田出现倒伏。小麦倒伏后,功能叶相互重叠,光合积累减少,一般减产10%—30%,且倒伏时期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