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矿山地质学 矿山测量 矿山设计 矿山地面工程 井巷工程 采矿工程 选矿工程 矿山机械工程 矿山电气工程 采矿环境工程 矿山安全 矿山综合利用工程 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矿山工程技术 煤相关记录1193条 . 查询时间(0.194 秒)
针对神东矿区较薄煤层工作面过上覆近距离煤柱时曾出现过多次压架事故等问题,以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43302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较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切眼煤柱时出现的矿压显现现象,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即将通过煤柱前后5m范围内是矿压显现最剧烈的范围|合理的工作面设计能够有效缓解煤柱失稳产生动载矿压对工作面压力的影响|通过借鉴该盘区相邻已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情况,采...
为了向固定床热解烟煤制备高值燃料的工业放大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对比研究了N2、CH4、CO2、H2以及CO2+CH4混合气氛下陕西榆林烟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TG-MS研究了不同热解气氛下气体产物的释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样的热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区间为室温~388℃|第二阶段为388~605℃,第三阶段为...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选煤系统围绕“保生存”行动目标,坚守安全、环保、经济运行三条底线,以“精煤生产”为工作重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保障,以“抓两头、管中间”为重要抓手,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控,充分发挥“管理、监督、考核、指导、服务”的职能,完成了大量工作任务,保证了选煤系统的平稳健康运行。
在总结阳泉矿区寺家庄井田含煤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优选出六层可以作为煤层气开发层位的煤层进行煤岩组分分析,并提取各取样煤层所对应的测井参数,建立了自然伽马与灰分、固定碳与灰分、挥发分与视电阻率之间的线性关系。依据煤层体积可以分成固定碳、挥发分、灰分和测井液(孔隙中充满测井液)四部分,作为对测井响应的贡献之和,建立了测井密度模型用于计算煤层有效孔隙度,结果显示孔隙度测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不超过1...
采用自主研发的三轴应力渗流实验系统,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循环加、卸载的力学变形及渗透率测试,研究了煤样疲劳破坏过程中煤样力学变形及渗透率对应力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滞回环呈现疏-密-疏三阶段特征,随水平应力的升高,循环次数大大降低,滞回环也越稀疏|渗透率随循环次数呈现逐渐“降低—稳定—加速”升高三个阶段,整体曲线呈“U”型,并且随着应力水平的升高,曲线有向“V”型发展的趋势。煤样的力...
针对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围岩塑性区破坏范围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对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包括煤柱留设尺寸、开采厚度、推进速度以及超前卸压回采对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保证大巷稳定性的最优技术参数,即:留设3m护巷煤柱、整层开采、日进尺3m以及回采时采用超前卸压措施。并根据最优回采技术参数条件下大巷围岩塑性破坏呈现出的“X”型这一现象,确定大巷的重点支护区域,提出新的支护方案与参...
为了提高顶板的爆破效果,实现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以潞新煤矿E4104综采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深孔爆破强制放顶技术,根据煤层赋存和施工技术条件,确定合理的钻孔布置、装药方式等关键技术参数,大大提高了顶板的爆破强度,现场试验效果显著,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煤自然氧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浓度的成分气体,据此设计并实现了多传感器测量系统,选用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原电池式氧气传感器、红外瓦斯传感器和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器件。根据行业标准设计了各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保证传感器数据的可靠性|系统采取模块化设计思路,方便后期的升级和扩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煤炭相关行业标准要求。该系统对于定量研究煤的自燃,以及煤自燃的预测都...
针对配套挡矸支架作为巷旁支护初期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结合柠条塔S1201-II工作面切顶卸压自成巷技术现场实践,研究决定当巷道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采用柔模混凝土柱替换挡矸支架作为巷旁支护。并根据柔模混凝土柱的参数对其进行承载力验算,使柔模混凝土柱满足巷道稳定性要求。同时阐述了柔模混凝土柱的现场施工工艺,并通过结合成巷效果和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证实了使用柔模混凝土柱替换挡矸支架作为巷旁支护的可行性,留巷...
为解决深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大尺寸区段煤柱护巷效果与煤炭资源回收率之间的矛盾,以红庆河3-1煤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深部采场煤柱塑性区、弹性区宽度,采用应力监测手段分析煤柱内应力分布特征,结合不同宽度煤柱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结论:3-1401工作面回采侧与掘进侧塑性区宽度分别为6.28m、5.83m,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应力监测结果表明,40m煤柱呈现双峰...
为探究煤泥水水质对仲辛醇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酸碱和电解质调节乳液环境的方法,通过测定乳液样品的乳化性能综合指数(S)、平均粒径和ζ电位,研究pH和电解质(NaCl,CaCl2和AlCl3)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经典DLVO理论揭示pH和电解质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H由4增加到11时,乳液体系位能曲线势垒不断增大,油滴间静电斥力亦随之增大而不易聚并,乳液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强...
为探究煤泥水水质对仲辛醇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酸碱和电解质调节乳液环境的方法,通过测定乳液样品的乳化性能综合指数(S)、平均粒径和ζ电位,研究pH和电解质(NaCl,CaCl2和AlCl3)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经典DLVO理论揭示pH和电解质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H由4增加到11时,乳液体系位能曲线势垒不断增大,油滴间静电斥力亦随之增大而不易聚并,乳液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强...
煤中孔隙大小分布不均且分布范围较广,因而利用单一的方法难以对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进行有效地表征。为此,综合运用扫描电镜、低温液氮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方法,对煤的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揭示变质作用对煤孔体积、孔比表面积的影响,以及煤岩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煤变质程度增强,煤中纳米孔体积及孔比表面积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在Ro,max为1.8%左...
针对百色矿区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半煤岩巷道大变形及难控制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首先,在巷道工程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薄煤层回采巷道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发现薄煤层巷道围岩地质构造普遍较为复杂,岩体完整性差;现场监测了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全过程,分析了掘巷影响阶段、掘巷影响稳定阶段和工作面回采期阶段等时期的围岩工程行为及变形特征。然后,根据所收集的岩样和自制的煤岩组合体试样,分别进行了点载荷强度和...
近日,地球化学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发表代世峰团队关于吉林珲春富强煤的组成、来源以及与邻近多金属矿床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珲春东部是吉林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金-铜-钨矿床20多处。许多学者已经针对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珲春煤田距离多金属成矿带很近,这些多金属矿床是否会对珲春煤中矿物质赋存和金属元素富集值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