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天文学相关记录15690条 . 查询时间(5.035 秒)
西蒙·怀特(Simon D.M. White),英国籍,天体物理学家。1951年出生。1977年获剑桥大学博士。西蒙?怀特教授是利用数值模拟探索宇宙结构演化的先驱,对理解星系形成中的物理过程有很大的贡献。他引领建立了现在被认为是宇宙结构演化的标准模型,特别是证实了冷暗物质在驱动宇宙演化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在过去十年里,他带领的团队一直保持并更新宇宙结构形成最大数值模拟的记录,并由此精细刻画了星系和暗...
霍西金斯(Brian John Hoskins),大气学家。英国国籍。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气象学系教授。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1966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7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曾任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主席。
由于海洋观测资料匮乏,热带气旋(TC)生成过程的理论也不完善,TC生成预报一直是一个难点。西北太平洋是TC生成频数最高的海域,夏季风环流活跃,TC生成涉及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前人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TC生成前期,热带初始扰动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尤其敏感。目前,对于西北太平洋不同大尺度环流型中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的差异还未有充分的研究。
地核中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轻元素决定着地核的物理性质,是理解地核动力学的关键。地核中轻元素在内外核的迁移和分布,提供了驱动地磁场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对揭示行星演化和行星磁场等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2023年11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
2023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向全球发布了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
B型发射星(Be星)迄今一直被认为存在于双星系统中,但英国利兹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质量Be星实际上可能位于“三体星”状态中。这一突破性发现可能会彻底改变天文学家对宇宙中一些最大和最常见恒星的理解方式,因为Be星被认为是验证恒星如何更普遍演化理论的重要“试验台”。
2023年11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兰州大学颗粒-湍流研究中心主任郑晓静教授以及中心骨干王萍教授、胡锐锋研究员、刘洪佑研究员、张欢副教授和冯圣军博士一行6人应邀参加了“第一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大会”。
由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已知最遥远的类银河系棒状螺旋星系,其已超过110亿岁,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理论的某些方面需要修正。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自然·通讯》2023年11月1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一个名为GRB 221009A的非常明亮、持续时间长的伽马射线暴(GRB)或使距离地面500千米的地球上电离层电磁场发生较大变化。天文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在地球大气中探测到的最强GRB之一。
2023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在空间激光通信捕获建链方面取得新进展并完成在轨验证。相关研究成果以On-orbit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monstration with 22s Acquisition Time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上。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及CME理论研究团组成员、副研究员梅志星与合作者,通过大尺度三维磁流体动力学(MHD)数值实验探讨了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中三分量结构的形成和演化过程。2023年11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玻璃被认为是气、液、固之外的第四态物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玻璃是热力学不平衡状态物质,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会不可避免地朝平衡态转变,即发生物理老化(以下简称老化),导致其结构和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直接影响玻璃的稳定性。因此,老化是玻璃研究领域长久以来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玻璃的长期抗老化效应,关系到玻璃的能态下限以及相应的结构和性能极...
借助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盖亚(Gaia)等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南京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测定了热木星的年龄分布,并给出了热木星长期潮汐演化的大样本观测证据,为定量揭示恒星潮汐耗散因子和热木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通过白日观测恒星测量整层大气相干长度的方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