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天文学 LAMOST相关记录186条 . 查询时间(0.04 秒)
近日,国家天文台LAMOST数据部团队基于LAMOST数据构建了迄今最大的M型亚矮星星表,并对M型亚矮星的大气参数和运动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证认MK分类系统中光度分类为VI型的亚矮星的参数条件,并分析了具有不同运动学属性的亚矮星的参数分布特点。该成果第一作者张硕目前在北京大学任博士后。
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美国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Clay Telescope)的高分辨率光谱,精确分析了一批从LAMOST数据中证认的氮增丰贫金属场星的元素丰度,并结合LAMOST的海量巡天数据,分析发现这些氮增丰场星极可能来源于球状星团。
近日,南京大学王发印教授团队联合云南大学西南天文研究所王海峰博士利用美国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远镜TESS和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的数据对恒星超级耀斑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恒星的光度变化以及光谱信息揭示了恒星超级耀斑的活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超级耀斑的物理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2021,ApJS,253,35)。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广伟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数据中筛选出209颗O型星,其中135颗是最新发现的。这是迄今利用单一光谱数据库,一次性新发现银河系O型星数量最多的研究工作。此前,最大的具有光谱信息的银河系O型星星表(Galactic O-Star Catalog,GOSC),仅有590颗O型星,且这些O型星是人类近百年来累积发现的总和。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生牛泽茜、刘继峰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苑海波副教授合作,利用LAMOST DR7以及DR5的恒星参数对Gaia EDR3以及DR2的测光颜色分别进行了精确修正,实现了毫星等的测光精度。相关两篇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快报》(2021,ApJL,908,L14)和《天体物理学报》(2021,ApJ,909,48)发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尘埃无处不在而且经常带来麻烦。但浩瀚宇宙中同样普遍存在的尘埃却令天文学家们感到颇有兴味。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苑海波副教授和研究生张若羿利用LAMOST和Gaia数据在仙女座星系(M31)和三角座星系(M33)的外围探测到了尘埃的信号。该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通讯》上。在本星系群中,M31和M33分别是最大和第三大的星系,但探测这两个星系外围的尘埃依然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无...
LAMOST简报-2021年第2期     小质量恒星  M矮星  星族特征       2023/5/12
M矮星是一类颜色偏红的小质量恒星。这类恒星身材微小,发出的星光也非常暗弱,对这类恒星的观测和研究很不透彻。M矮星的质量仅为太阳的0.1-0.6倍,光度大多数不足太阳的十分之⼀,温度也远比太阳的温度低(约3000-4000K)。但由于它们生命超过宇宙年龄,可以体现大部分年龄的星族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星族研究样本,所以M矮星是研究恒星物理以及星系演化的活化石。除此之外,这类恒星也是搜寻系外...
近期,国家天文台武雅倩助理研究员等人基于LAMOST和Gaia数据,计算了LAMOST数据中64万红巨星样本的运动学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年龄与运动学参数以及轨道参数的关系。并基于此对银河系薄盘和厚盘中恒星的金属丰度与运动学参数的关系给出了进一步验证与限制。银盘化学动力学性质随时间的演化研究是天文学家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对于理解星系盘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银河系盘结构被认为具有薄盘和厚盘两个组...
近期,国家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李佳东和刘超研究员等人利用LAMOST光谱数据和Gaia数据,估计了约30万颗M型矮星的恒星参数(有效温度和金属丰度),提供了迄今最大的M矮星参数星表。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知名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ApJS)接收。M矮星是一类颜色偏红的小质量恒星。这类恒星身材微小,发出的星光也非常暗弱,对这类恒星的观测和研究很不透彻。M矮星的质量仅为太阳的0.1-0.6倍,光度大...
近日,国家天文台张伟副研究员等人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一颗位于银河系旋臂中、正处于过渡阶段的沃尔夫-拉叶(Wolf-Rayet,WR)星。沃尔夫-拉叶星的寿命仅几十万年,数目非常稀少,而处于过渡阶段的时间约为数万年,因此观测到过渡型的沃尔夫-拉叶星更是十分罕见。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处于过渡阶段的沃尔夫-拉叶星仅为20颗左右。这类恒星对于研究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以及寄主星系的化学演化具有...
LAMOST南银冠的两个完备天区具有极限星等深,完备性好的优势,是研究银晕子结构较好的样本。近日,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员、吴宏研究员、薛香香研究员、陈玉琴研究员和赵刚研究员等人,在LAMOST南银冠天区中利用LAMOST和Gaia数据,证认出106颗较亮的人马座星流成员星,为这个星流后续的高分辨率光谱观测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源。人马座星流是天文学家开展广泛研究的一个典型星流,它是人马座矮星系受到银河...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闫业鹏和导师杜翠花副教授以及合作者利用LAMOST和APOGEE数据,结合Gaia空间天体测量数据,提供了在银河系中富金属晕和高速厚盘存在的证据,揭示了它们的化学和运动学性质,并讨论了它们可能的形成机制。富金属晕星与厚盘星有相近的金属丰度,却拥有晕星的运动学性质。高速厚盘星具有与经典厚盘相同的旋转速度和金属丰度分布,并且与经典厚盘具有基本相同的动力学性质...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通过研究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望远镜(Gaia)取得的数据,发现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够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未来飞出银河系。这是自第一颗高速星发现以来,一次性捕获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将人类历时15年使用多个望远镜发现的高速星总量(550余颗)翻倍,使目前发现的高速星数量突破1000颗,扩充了高速星的样本。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近日,国家天文台李荫碧、罗阿理、陆由俊和赵刚等人在LAMOST和Gaia数据中发现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够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未来飞出我们的银河系。这是自第一颗高速星发现以来,一次性捕获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将人类历时15年使用多个望远镜发现的高速星总量(550余颗)翻倍,使目前发现的高速星数量突破1000颗,极大地扩充了高速星的样本。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被《天体物理学报增刊》(The Ast...
近日,国家天文台张伟等人在LAMOST数据中发现了一颗正处于过渡阶段的沃尔夫-拉叶(Wolf-Rayet, WR)星,这颗特殊恒星位于银河系的旋臂中。沃尔夫-拉叶星的寿命仅几十万年,数目非常稀少,而处于过渡阶段的时间仅为万年的量级,从而观测到过渡型的沃尔夫-拉叶星更是十分罕见,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处于过渡阶段的沃尔夫-拉叶星仅为20颗左右。这类恒星对于研究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以及寄主星系的化学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