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批评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文学批评相关记录1865条 . 查询时间(3.231 秒)
陈斯金,江苏泗洪人,文艺学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宿迁市社科系列文学学科带头人,宿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宿迁市文学批评家学会会员,西楚文化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学理论、中国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公开发表文艺学、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论文在省、市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学术成果评比中获奖。先后主持过院级和省级学术研究课题。
20世纪曾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当前,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偏离批评本义的现象:或热衷于转述国外的某种理论(包括相当多的非文学理论),或套用某一理论对文学作品做对照检查式的“解读”,或依据国外学者提出的某一新观点,轻率地宣称国外的文学研究和批评已出现某种“范式转型”,并呼吁国内学界也应迅速与其“接轨”。与此同时,却较少有研究者脚踏实地研究外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丰富现象(特别是重要作家作品)...
2021年4月23日,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在北京颐和园霁清轩揭晓,我院徐弢教授译著《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荣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该书从参选的约2000本图书中,在获奖名单中名列第二。徐弢教授译著的《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全面梳理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来数百位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有关阅读、书籍和读写能力的经典论述,系统考察了阅读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不同文化处境中的读者和社...
中国文联北京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以下简称北大基地)自2015年9月获中国文联批准正式成立以来至今,在中国文联的领导和北京大学的指导下,一直立足于北大艺术理论及文艺评论传统,站在全国高校人文研究最前沿的沃土中,建立包括“长江学者”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物在内的高端人才队伍,做出了诸多国际国内具有领先价值的文艺评论成果,开展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为全国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
当下的中国文学批评失去有效性了吗?相信大多数人会断然做出肯定的回答。这无疑会让我们这些以文学批评为职业的人感到无比的尴尬。但尴尬之余,我们也必须警醒自己。我们不能再浑浑噩噩地陶醉于华威先生那样的批评赶场活动之中了,那样只会导致当下的中国文学批评进一步堕入无效的深渊。不过这里有一组概念需要辨析,即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与无效性。通常我们以为有效的文学批评是指通过对作家、作品或文学思潮、 文学现象的评论而积...
孙士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文论与批评、文化理论研究。
自反批评是一种作家自我观照的批评。它体现着作家自觉的理性精神和自我超越的意向,具有自我审视、自我质疑和自我批判的性质。自觉的问题意识和尖锐的否定态度是其重要特点。只有通过冷静而严格的自反批评,作家才能发现自己的缺陷和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克服自己的局限,将创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和高度。没有建构起可靠的价值观体系、没有对文学的根本问题的深刻认识、没有对世界的虔诚而谦卑的态度,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着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它的确立开辟了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新路向,为文学批评实践,也为整体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正的理论着眼点是人的发展,这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在当下,我们需要从对唯物史观的完整、深刻理解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
蔡益彦,广东汕头人,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学、文学批评与文艺传播。在《现代中文学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文艺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近日,文学院蒋述卓教授与其学生李石在《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发表了《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一文。该文揭示了文学中的新中国精神的演变历程以及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生成的互动关系,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揭示了新中国精神在新中国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反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与时俱进精神”“多元共...
刘国强,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安徽省微电影协会会员。
何旺生,男,1968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9年晋升教授。曾任科研处副处长、《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等,现任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是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在建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并拥有大量的批评实践成果,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领域数位专家学者,解读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最新发展态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