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 缺陷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心理学相关记录9016条 . 查询时间(3.807 秒)
2021年4月8日,由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脑科院”)翁旭初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闭症儿童多模态交际障碍的多学科协同研究”开题暨自闭症专题报告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会议由脑科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马晓冬研究员主持,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张宏宝代表学校到会致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左西年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张晨教授、...
个人/集体主义是解释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差异的最重要的文化维度,表现为人们对内/外群体的态度分化。与个人主义文化中的居民相比,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居民更倾向于区分群体内成员和群体外成员,并区别对待他们。病原体流行假说认为,个人/集体主义可以用历史上和现在不同国家或文化群体中传染病的流行来解释,较高的患病率导致了集体主义文化,而较低的患病率导致了个体主义文化。从生物进化角度,传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生命威...
近日,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王华平教授撰写的《他心的达及问题与直接感知理论》一文在《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发表。读心,即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基。人类的很多社会行为都离不开读心。然而,如何能够超出他身的感知而达及他心,该问题一直令人困扰。《他心的达及问题与直接感知理论》一文从他心的达及问题出发,先是分析了心灵理论(ToM)和早期直接感知理论(DPT)所存在的合理性与限度。接着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促进课题组”。1978年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促进”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不久“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在中科院心理所的查子秀研究员等老一辈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组织领导下正式成立并开展全国范围的科学普查和研究工作。30多年来,中国超常儿童研究...
“浙江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t Zhejiang University,CPS)是浙江大学专业从事工程心理学,脑、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被列为浙江大学“一流理科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重要建设项目。研究中心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
英国《自然》网站近日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公司推出了可以识别人类情绪的人工智能(AI),但这些工具提供的解释和数据很难证实。因此,随着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与日俱增,政府应立法对其进行监管。《自然》文章称,新冠疫情期间,科技公司一直在大力推销他们的情绪识别软件,用于远程监控工人甚至儿童。比如,一款名为“4棵小树”的系统,可以在学生做功课时评估他们的情绪。这款软件会绘制每个学生的面部特征图,将...
2021年3月31日,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浙江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抗击疫情心理援助行动”项目总结会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举行。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定宇线上出席会议,支付宝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王玲玲,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心理所研究员刘正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书记王先广、院长黄朝林,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性疾病与健康联合实验室研究员邱洋...
微表情是一种短暂微小的面部表情,通常出现在个体试图隐藏真实感受的时刻。微表情的分析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疗关怀、执法审讯、国家安全等领域。和常见的普通表情相比,微表情有三个显著特征:持续时间短(<500ms)、强度低和局部运动。人类用肉眼很难发现和识别如此短暂而微弱的表情。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视觉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其中,微表情检测的目标是定位微表情在视频中发生的时刻,这一研究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心理学研究论文称,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改进物体、想法和现状时,他们更倾向于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因此,人们可能会直接用加法来解决问题,不去考虑做减法的解决方案可能更好。该论文提出,包括开发一种技术或是加强某种观点等在内,改进物体和想法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增一种是删,而删能让物体或想法更简化。然而,考虑到所有可能选项的认知负荷,人们一般会将考虑的选项控制在一定...
彭巧胤,应用心理学硕士,副教授,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全国志愿者协会委员,四川省志愿者协会委员,乐山市青年联合会委员。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党员、四川省优秀团干、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公开发表论文 20 多篇,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 3 部,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乐山市社科联二等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提交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用于镇痛的音乐电刺激的产生方法"(专利号:201711186135.1)获得正式授权。疼痛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复杂主观感受,2020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进行了重新定义,将其描述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不仅会引起躯体不适,还会导致情绪问题和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想象未来事件时愉快体验降低。这被称为期待性愉快体验缺陷,是阴性症状的核心表现之一。这一缺陷通常很难通过传统药物治疗缓解,并且对患者日常功能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近期研究表明,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也存在类似的缺陷,然而其神经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陈楚侨研究组进行了一项研究,考察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想象未来愉快事件的神经机制。该研究招...
李万兵,心理学三级教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关的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主要担任《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认知疗法》和《小学生心理辅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王立新,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心理学教授,心理学专业负责人。主研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主持省级精品资源课1门,主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厅级科研成果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佘万斌,现任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部长,教育学硕士,教授,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成员,四川省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乐山分会副会长。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等13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2项,出版《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著5部,发表CSSCI、外文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篇,获省市社科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