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马.恩.列.斯思想研究相关记录1238条 . 查询时间(0.485 秒)
2016年6月25日至26日,湖南省首届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论坛”暨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湘江论坛”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举行。该活动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主办,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南京、重庆、广州,以及湖南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等80多人齐聚千年学府,围绕“湖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近现代湘籍政治家、思想家与马克...
马克斯·舍勒学会与倪梁康教授(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合作,于此向青年学者发出征文邀请:以提交会议报告的形式申请参加马克斯·舍勒学会于2017年11月 24日-29日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举行的第十四届马克斯·舍勒学会的国际会议。该会议的论题为“均衡时代中的舍勒与亚洲思想”。
时值恩格斯逝世120周年。2015年12月29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暨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8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罗勇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局级参赞唐海军,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原会长王学东出席并讲话。上海...
朱煜,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及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大众传媒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发表于《新闻知识》2009.10;2、波普、库恩、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之比较 发表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于《企业文化》2005..8。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4年4月,湖北省委宣传部与武汉大学共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一年来,该项目组建了一支汇集全国相关专家学者的编写组,围绕《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的指导思想、编撰宗旨、逻辑线索、内容结构、条目选择等进行了数次研...
张允熠,男,江苏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首任执行院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安徽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朱子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应该变。本文就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谈一些看法。
“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t)与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t)① 的真正内涵该如何确定,成为了一个难解议题。瓦解这一难题,需要我们回到研究的方法论层面进行“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进而反思与追问三个问题:有关研究视角是“历史唯物主义”标准优先还是“民主”语境回归;“后现代主义”操练平台及其方法论限度问题;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是“一无是处”还是“合理估价”其对于历史唯物研究...
论马克思国家概念的遗产     马克思  国家概念  遗产       2013/7/15
基于历史情势下的国家概念的解释,要比从工具主义和表现主义角度来说明国家概念更好,也更正确。在思想史中认出马克思的遗产,力图将马克思国家概念从西方传统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清理出来,确认马克思国家概念所具有的面貌与内涵。既是发现自己与历史的关系,更是阻挡那种毫无原则的自我消解,以求“个人性”的统治关系转化成“联合起来的个人”之依赖关系。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新论文集——《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第三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论文集对2007-2010年度课题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共收入63位作者的36篇论文,体现了学校在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所做的探索。
2012年10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教授唐莲英为首席专家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举行开题论证会。副校长朱自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荣跃明、我校社科处处长顾红亮出席。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原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教授、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同济大学唐培吉教授、上海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桑玉成教授和上海市党史研究室徐建刚副主任。项目组的40多位成员参加了这次开...
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现实性,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具有了理论说服力和客观现实性。从最近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再次“火”起来...
现代解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视域融合是发生在异质文化互动中的。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域 融合使历史文本的作者与读者之间不仅存在着时间差距,而且存在着空间意义上的文化差距。对于实现这种 视域融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实践中把握视域融合过程的问题逻辑。只有深入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过程 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
魏小萍,女,1955年12月,江苏南京人。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持科研项目:社科院院重大课题A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头——马恩全集(MEGA2)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