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作物学相关记录24069条 . 查询时间(1.006 秒)
转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植株圆锥形,叶片中到大,茎杆粗壮,茸毛少,铃椭圆形。四川省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32.5天,株高103.1厘米,果枝13.1台,单株结铃28.1个,单铃重6.8克,衣分41.3%,籽指10.9克。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HVICC标准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1毫米,比强度30.6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整齐度85.8%。
4月份是小麦生长关键时期——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此时加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芸豆是普通菜豆和多花菜豆的总称,也是粒用菜豆的总称,主要种植在内蒙古、黑龙江、山西、云南、贵州、四川及新疆等高寒冷凉、无霜期短的地区。为充分发挥芸豆在产业支撑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防涝整地、配方施肥、合理密度、适时中耕、科学防控、分类收储”为重点提出2024年芸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高产质优,但建植过程中易生杂草,影响产量品质,应用除草剂防治杂草的同时也会伤害苜蓿。近日,由蒙草科研团队牵头的国家草创中心(筹)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抓住行业需求,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研发耐药苜蓿,首次创制了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取得重要成果,相关成果已发表于期刊《生物技术通报》。
瞿麦别名高山,受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全草可入药,有清热、利尿、破血通经等功效,在亚欧大陆皆有生长。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03.5天。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主茎叶片数19.2片,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93.5cm、穗位高88.0cm;雄穗分枝少到中,雄穗颖片绿色,花药绿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平均穗长16.8cm、穗粗5.2cm、穗行数17.6行、行粒数34.5粒、秃尖长1.3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平均千粒重294.5g、出籽率86.4%。平均田间倒折倒伏率1.1...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01.5天。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顶端圆到匙形;主茎叶片数19~20片,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6.8cm、穗位高99.1cm;雄穗分枝少到中,雄穗颖片绿色,花药绿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形,平均穗长18.6cm、穗粗4.9cm、穗行数15.3行、行粒数33.4粒、秃尖长1.4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平均千粒重347.4g、出籽率83.3%。平均田间倒折倒伏率2....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74.2天。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顶端卵圆形;主茎叶片数21片,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68.3cm、穗位高114.1cm;雄穗分枝少到中,雄穗颖片绿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形,平均穗长19.2cm、穗粗4.7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8粒、秃尖长2.2cm;穗轴白色,籽粒白色,平均千粒重361.0g、出籽率59.9%。平均田间倒折倒伏率1.3%,空秆率2....
选择适宜品种。各地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现状,聚焦调优棉花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指导生产者遵循合法性、适应性和市场导向性原则,选择经种子管理部门审(认)定,熟性对路、高产优质多抗的棉花品种。盐碱地和旱薄地一熟制棉田选用抗逆性好的高产优质的中早熟常规棉品种,棉蒜(麦)两熟制套栽棉田选用高产优质的中早熟杂交棉品种或单株生产能力强的中早熟常规棉品种,蒜(麦)后直播棉田以及其他区域一年两熟接茬种。
“清明”已过,北方春玉米正处于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西南春玉米陆续播种。总体看,当前北方春播区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实现足墒播种和一播全苗;西南春播区部分地区降雨不足、气温偏高、失墒较快,对春玉米播种出苗不利。针对当前生产形势和气候特点,各地要以“优选良种、分类整地、精细播种、水肥一体、合理增密、防控病虫”为重点,全力抓好玉米春耕春播,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为实现增产丰收奠定基础。
青稞是藏区主导优势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近年主产区条纹病、云纹病、网斑病、穗腐病等病害不同程度发生,为进一步加强青稞病害防控,引导绿色高效种植,促进青稞生产发展,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选择良种、合理轮作、适期播种、科学肥水、控草防病”为重点提出2024年青稞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春季桑园管理直接影响桑园产叶量、叶质及单位面积桑蚕饲养量,最终影响蚕农的经济效益,为确保春蚕稳产高产,应加强春季桑园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薏苡主产区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薏苡生产,推进科学栽培,提高种植效益,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根据当前生产形势,提出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辅助授粉、防控病虫”为重点的2024年全国薏苡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选择当地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农用无人机,有效负载50公斤以上为宜。小麦追施肥时有效播撒幅宽3—5 米、作业高度3—4米、飞行速度4—6米/秒,每亩施肥量误差不超过5%,具备自主作业、智能避障、漏堵报警、实时监控和轨迹记录等功能。
麦田化除九条技术要点     麦田  化学除草  技术要点       2024/5/27
小麦根据种植方式主要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田杂草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播种后10-30天,第二个出草高峰在翌年3月上旬到4月中旬。抓好冬前杂草敏感期施药,不仅除草效果较好,还能减少某些除草剂产生的长残留药害。春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早春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出草高峰在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为化学除草防治适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