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工程相关记录4972条 . 查询时间(1.383 秒)
圆偏振光在现代显示、未来智能电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庄涛涛研究员课题组在单发射全彩圆偏振发光结构与器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Helical-caging enables single-emitted largeasymmetric full-color circularly polarizedluminescence”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
2024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李光元课题组在纳米科技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Ultrahigh-Q Metasurface Transparency Band Induced by Collective-Collective Coupling的文章,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二维材料的范德华集成为异质结的构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堆叠的二维材料之间的层间相互作用可以促进许多物理特性,如可调谐的极化激元、增强的电输运特性、拓扑超导等。与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相比,一维范德华异质结构(1D vdWHs)表现出进一步的径向约束,由此产生的量子约束效应促进了独特的物理性质。利用纳米管作为模板进行填充是合成1D vdWHs的有效方法。迄今为止,研究人员通过在纳米管一维空腔内填充材料...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俞佳枫副研究员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Anna Zimina博士等合作,利用火焰喷射裂解法(FSP)构建了锚定在SiO2上的单位点Zr物种,该Cu/Zr-SiO2催化剂在CO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遵循“RWGS-CO hydro”路径,与传统的ZrO2纳米颗粒上的“甲酸盐...
金属薄膜、纳米片、纳米线等低维金属可同时呈现良好的弹性、强度、塑性等机械性能和功能性能(光、热、磁、电和催化等),是构建微纳米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然而,相比于陶瓷、半导体等材料,大部分金属材料易因氧化而形成氧化膜。由于表面-体积比在微、纳米尺度会显著提高(106-108 倍),金属微纳米器件的氧化问题更加严重。因此,规避氧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保障低维金属在微纳米器件中安全应用的重要手段。不同于晶态...
纳米电化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测量界面的微观化,进而探索和调控纳米尺度下电荷传输和物质传递过程;而微观化引起的电化学限域和界面尺度效应将随之显现。纳米碰撞电化学是利用纳米材料和电极表界面的碰撞信号对纳米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的一种均相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在纳米限域尺度内考察纳米材料的物化性质及构效关系,还可以服务于基于单颗粒电分析的生物传感应用。与宏观电化学方法相比,纳米碰撞电化学可以提供单颗粒...
2024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孟国文团队与西湖大学文燎勇团队等合作,成功研发了一种大面积多层同轴纳米间隙有序阵列的批量可控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能够精确调控同轴纳米间隙的宽度至2nm,从而创造出高密度的环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热点”。这些“热点”使得对湖水中痕量的农残如毒死蜱和福美双的检测变得快速、准确且具有超高灵敏度。相关成果发表在 Advanced...
2023年12月26日笔者获悉,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油奥博)在陇东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成功实施了国内首口套管外永久式光纤压力计的安置。这是中油奥博与长庆油田联合成立的“光纤传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最新攻关成果。
天文光子学作为下一代天文终端仪器技术的基石,有潜力带来低成本、高度集成化的新一代高性能天文观测仪器。集成光分束器作为构建复杂集成光子器件的基础,在光谱芯片、光相控阵、光干涉、光通信等众多重要领域应用广泛。为了满足基于新原理及新技术的下一代天文光学技术及观测仪器发展的需要,获取高性能(低损耗、大带宽、任意比分光)的集成光分束器至关重要。
高效光电催化氨氧化反应对于太阳能制氢和氨氮废水整治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光电催化氨氧化反应主要集中于自由基介导的间接氨氧化策略,往往需要过量的氧化还原媒介(例如过硫酸盐),导致低的电流效率。因此,如何实现高效光电催化直接氨氧化反应仍十分具有挑战性。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能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而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不过,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仍面临技术挑战。由Nadrian Seeman教授率先提出的DNA纳米技术,以0.3纳米的高精度,为精确、可控地自组装各类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方法。这项技术已在生物芯片、生物计算机、核酸药物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今...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颇具应用潜力。然而,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面临技术挑战。此前,科学家提出的DNA纳米技术,以0.3纳米的高精度,为精确、可控地自组装各类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方法。这一技术在生物芯片、生物计算机、核酸药物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当前,DNA纳米技术在制造纳米机器人方面展示出潜力。
2023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胡战利研究员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樊卫主任团队以及上海联影医疗公司的“产研医合作成果”,以OIF-Net: An Optical Flow Registration-Based PET/MR Cross-Modal Interactive Fusion Network for Low-Count...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能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而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不过,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仍面临技术挑战。由Nadrian Seeman教授率先提出的DNA纳米技术,以0.3纳米的高精度,为精确、可控地自组装各类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方法。这项技术已在生物芯片、生物计算机、核酸药物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今...
医用防护服作为保障医护人员生命健康的防护用品之一,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目前,市场上的商业防护服主要包括聚丙烯纺粘/熔喷/纺粘非织造材料(SMS)、聚乙烯透气薄膜/无纺布复合非织造材料(SF)和聚乙烯闪蒸非织造材料(FS),致人员出现严重不适。SMS因疏松多孔的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其过滤性能是依靠静电效应提供,当SMS暴露于水或消毒剂中时,因静电荷的耗散,过滤效率可能会骤降至30%左右。因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