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固体力学 振动与波 流体力学 流变学 爆炸力学 物理力学 统计力学 应用力学 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力学相关记录1398条 . 查询时间(1.318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的王奉超研究团队在纳米通道气体输运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普适的Knudsen理论模型,适用于定量描述任意壁面粗糙度的纳米通道内的气体流量。2023年11月15日,该研究成果以"A generalized Knudsen theory for gas transport with specular and dif...
2023年11月17日,精密测量院史庭云、唐丽艳、吴芳菲以及倪维斗等研究人员在光钟体系多极极化率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传统理论方法的限制,首次揭示了以往理论计算中缺失的负能态的重要性。这一发现阐明了Sr光钟多极极化率之差理论与实验强烈不相容的根本原因,从而消除了限制Sr光钟精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相关研究成果以Letter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
2023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尚万峰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中心合作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的进展。面向血管等流体环境下微型医疗机器人逆流游动难、控制力不足等挑战,提出了无束缚微型机器人独特软膜胶囊结构及其挂壁旋进的控制策略,为微型磁性机器人在实际血管中应用提供了新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2023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命泰团队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陈俊伟,在新型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提出了并联平板异质结(PPHJ)太阳电池策略,并创造了Sb2S3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8.32%)。
2023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水滴能量捕获与腐蚀防护结合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基于改性MXene/SiO2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收集各种形式水滴能量并作为独立电源为金属提供电化学阴极保护,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中心孙卫东研究团队杨廷根、刘海洋等人系统研究了宝鸡超钾质和相关花岗质全岩与单矿物的钾同位素组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系统查明了高温岩浆过程中矿物间的钾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揭示了矿物间钾同位素分馏的尺度和控制机制,探讨了角闪石分离结晶对于岛弧岩浆钾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Chemical Geology。 
由生物大分子束(如胶原纤维)构成的纳米纤维网络广泛存在于软骨、肌腱和韧带等生物水凝胶体系中,是赋予其优异承重能力和抗溶胀性能的关键结构。相比之下,传统的合成水凝胶通常由离散的聚合物链段构成网络,其力学性能和抗溶胀性能均较差,导致其实际应用受限。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多种构筑纳米纤维网络的方法以增强水凝胶力学性能,包括复合外源性纤维和取向诱导原位纤维化等,但存在界面不相容、网络结构各向异性化等问题,...
2023年11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城市生态健康诊断与蓝绿空间效能优化创新团队吴昌广副教授课题组在城市街谷绿化应对空气污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The right tree for the right street canyons: An approach of tree species selection for mitigating air pollution”为题在工程技术...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干旱、热浪和暴雨)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能源供给等均构成严重威胁。而这些事件往往同时发生,复合极端事件造成的损害远超单一事件。2023年11月1日,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NZC)王爱慧研究员团队题为“Role of land–atmosphere couplin...
2023年10月23日,《科学进展》(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An Ultraflexible Electrode Array for Large-Scale Chronic Recording in the Nonhuman Primate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研究组与临港实验室李澄宇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
2023年10月23日,《Advanced 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植入式超柔性神经界面在脊髓内稳定的信号记录与解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李雪研究组完成。该研究使用先进的微纳加工工艺结合无基底多层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超柔性脊髓界面,将其植入小鼠脊髓前角内进行长达一年的信号记录。该电极能够在不对动物引入行为学影响的前提下稳定提取...
2023年10月23日,《Advanced 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植入式超柔性神经界面在脊髓内稳定的信号记录与解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李雪研究组完成。该研究使用先进的微纳加工工艺结合无基底多层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超柔性脊髓界面,将其植入小鼠脊髓前角内进行长达一年的信号记录。该电极能够在不对动物引入行为学影响的前提下稳定提取...
2023年10月23日,《Advanced 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An Ultraflexible Electrode Array for Large-Scale Chronic Recording in the Nonhuman Primate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郑拓研究组与临港实验室李澄宇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
热电器件可基于热电效应对“热能”和“电能”双向转换,从而实现简单快速的热能回收和主动热管理,因此受到广泛应关注。针对功能快速拓展、功率不断提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亟需利用柔性微型热电器件对其产生的热能进行有效回收与控制。但受限于柔性热电材料相较于块体材料的性能劣势和高精度微型器件集成的技术难度,目前柔性微型热电器件的研制一直是本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
2023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低功耗量子材料研究团队与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利用质子门电压调控技术在二维铁磁材料Cr1.2Te2中实现了室温下的铁磁-反铁磁相变。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文章被选为编辑推荐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